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憂鬱",共有751筆資料

不只母親,父親的憂鬱也會影響孩子

不少研究指出,相對於女性,罹患憂鬱症的男性較少尋求協助。然而,一篇發布於《刺胳針精神病學》的研究卻指出,父親患有憂鬱症可能會增加青少年發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
2018-03-07

緊密的鄰里凝聚關係,有助預防老年人憂鬱

遠親不如近鄰?根據一篇發表在《美國老年醫學會期刊》的研究指出,增加鄰里的凝聚力,有助於預防和處理老年人憂鬱症狀及自我忽略問題。
2018-03-07

天氣變化會影響心情!男性與女性,誰的情緒易受氣候變化影響?

俗話說,「春天後母心」,春天的天氣變化極大,前兩天北部還近30℃,這周起氣溫像溜滑梯,而且早晚溫差大。氣象局預估周四(3月8日)到周日(3月11日),台灣各地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中部以北最低溫可能下探到9℃,空曠地區則僅有8℃,民眾得做好禦寒準備。
2018-03-06

校園情緒教育在推動上出了什麼問題?5個原因,讓「心理健康促進課程」陷入難產!

究竟台灣的校園心理健康促進缺了什麼?在「從邊緣到主流」校園心理健康促進實務研討會第二天的「校園心理健康促進的資源地圖」關鍵論壇裡,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台灣應用心理學會、張老師基金會及台灣諮商心理學會等六個單位在座談中分別指出,缺乏跨部會的政策、校園諮商老師不足、學校上課時間有限、心理健康疾病的汙名化及「心理健康」定義不明確等5個原因,是讓「心理健康促進課程」陷入難產的主因。
2018-03-04

孩子少憂鬱,董氏有方:樂動校園,用趣味讓學生跑起來!

憂鬱情緒及憂鬱症的問題,不只會發生在成人身上,根據董氏基金會歷年的調查(2002、2004、2010、2011)發現,台灣青少年中平均每5位就有1位有明顯憂鬱情緒需要專業協助。而情緒障礙的問題,容易使青少年產生偏差行為,小則出現家庭、人際關係的溝通不良,大則如藥物濫用、自我傷害、虐待、犯罪及暴力等。
2018-03-04

為何學校缺乏學生的情緒教育?專家點出問題出在校園心理健康人員不足!

學生自殺案件時有所聞,2017年9月,一名入學僅五天的北一女新生,選擇從住家頂樓一躍而下,結束生命。新聞上也曾報導就讀國小的學童,因為和父母發生爭執而衝動自殺,難道台灣的情緒教育出問題了嗎?學校心理健康課程是否太少?對此,中華心理衛生協會深入調查,發現超過五成的受試者認為,校園普遍缺乏心理健康課程,可能和校園缺乏心理健康專業人員有關!
2018-03-03

校園感情暴力、傷害及霸淩等接二連三發生,怎麼辦?專家:與其善後,不如重視預防教育!

近來台灣校園發生多起事件,都與學生心理健康與否有高度的關連,包括學生感情暴力、傷害、自殺及霸凌等。每次事件總會造成社會大眾關注的新聞,事後各單位也不停地處理及補救,但類似的校園心理健康問題層出不窮,常在不久後又有憾事發生。
2018-03-03

台灣首次大型「心理健康促進聯合研討會」!68個團體,齊心為「校園心理健康」發聲!

2018年3月3日,台灣首次集結68個心理衛生團體在台北實踐大學,進行「2018年心理健康促進:從邊緣到主流─校園心理健康促進實務」大型研討會。這研討會緣自於2017年,由董氏基金會、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台灣精神醫學會、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及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等單位,聯合發起「國家心理健康促進建言」。
2018-03-03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計畫主持人李明濱》關懷情緒,預防悲劇上演

翻開李明濱醫師的簡介,包括了精神科醫師及教授、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台灣失智協會名譽理事長、台北市醫師公會顧問等,各種職稱洋洋灑灑,讓人目不暇給。不過,即使擁有多元的身分及經歷,他最喜歡的還是原本的精神科醫師工作……
2018-03-01

憂鬱的學前教育老師,可能讓孩子產生失控或焦慮的行為

研究發現,課堂教師或家庭托育的老師若有憂鬱情緒,會導致幼兒教育環境氣氛不良,孩子可能感染或模仿老師的負面情緒及行為,產生攻擊性、生氣和失控等外顯行為,以及憂鬱、焦慮、悲傷和退縮等內化行為,值得家長注意。
2018-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