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風險",共有92筆資料

家有肌少症老人,該注意什麼

家有肌少症老人,除了多運動、吃對飲食外,居家生活安全千萬不能大意,小心一跌不起。生活中該如何預防呢?台灣水泥董事長辜成允、歌仔戲天王「小明明」年初都因意外摔倒過世,而前行政院長唐飛、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也都曾在近年摔倒重傷。老人家「跌不起」,一摔可能就爬不起來,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志成表示,「患有肌少症的老人,跌倒風險是一般老人的3倍」,顯示家有肌少症長輩時,全家都要更重視如何幫助長輩「保命防摔」!
2017-09-03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彭啟明》氣象預報像醫師診斷,也像算命

氣象與生活密不可分,每逢颱風侵襲、梅雨季,民眾更是仰賴專業的氣象資訊,但氣象預報也會有凸搥的時候,也會被抱怨不準。氣象達人彭啟明為氣象預報工作做了一個有趣的形容:「氣象預報很專業,必須做很多大數據分析,像是醫師在做診斷,但有時也很像是在算命……」
2017-07-01

縮胃讓腸胃吸收變少,是減肥享瘦新絕招?

愛美是人的天性,在各式減肥方式中,縮胃減肥手術是過度肥胖者最後的希望。然而,減肥手術畢竟是外科手術,有其風險,拿自己的身體當實驗品前,功課勢必要做得完全!到底目前最常被運用在消化器官的「胃束帶手術」、「胃繞道手術」、「袖狀胃減容手術」,減肥成效如何?各有何優缺點?且看以下報導的分析。
2017-06-17

胃癌風險遠離了?

近幾年,胃癌發生率及死亡率皆有下降趨勢,卻一直徘徊在十大癌症之列。國人發現胃癌時,多為晚期,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如何提早發現胃癌?高危險群又該怎麼預防? 二十世紀前,胃癌是全世界發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台灣亦然。不過,隨著發生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近幾年民眾似乎已遺忘了胃癌的威脅性。最新出爐的89年十大癌症發生率排行榜中,胃癌降為第八位;在死亡率方面,胃癌也降為91年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五位。然而,胃癌風險真的遠離了嗎?
2017-05-19

養不起老?一生必學的理財訣竅

離退休年齡不遠,卻擔心銀行的退休金不夠養老,想投資理財又擔心血本無歸?熟齡族必懂的理財課,教你打理財富的心法,讓退休後的生活更安穩有保障!
2017-05-09

1分鐘,測出你的骨鬆風險

面對骨質疏鬆症,你有多少骨本戰力?藉由以下測驗來檢視自己,瞭解是否成為骨質疏鬆進攻的高危險群。
2017-05-08

3大眼睛檢查揪出讓人失明的眼疾

初中期的青光眼,視力完全正常,等到發現視野缺損,失去的視力已無法恢復,當視網膜出現「裂孔」,視力可能完全正常,如果沒有深入做眼底檢查,一旦裂孔演變成視網膜剝離,就可能失明……想避免失明危機,只檢查「視力」是不夠的,還要加上「眼壓、眼底檢查」,才能徹底確保眼睛的健康!
2017-04-15

中藥+針灸,可降失智症風險

根據統計,全球每三秒就增加一位失智症患者,在臺灣80歲以上的老人更是每5人就有1位失智者,一旦確診就無法根治,只能延緩病情惡化。目前已知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都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有這三高中任一項的病人,得到失智症的風險比一般人更高。不過,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一項最新研究證實,中醫治療能有效預防高血壓病人發生失智症的可能。目前這項研究已獲國際知名醫學期刊《BM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刊登。
2017-04-11

手術治攝護腺肥大價差大,電刀、雷射怎麼選?

68歲的林伯伯,長期飽受攝護腺肥大的困擾,最近檢查發現攝護腺體積過大,阻塞尿道,導致反覆急性尿滯留,必須開刀刮除攝護腺組織。他想選擇健保給付的電刀手術,看到報導說自費15萬至17萬元的雷射手術,出血量比電刀手術少,但手術費用太高讓他非常煩惱,不知怎麼選擇才好……
2017-03-20

5關鍵幫你評估是否適合植牙

缺了牙,很多人說植牙才能一勞永逸,這是真的嗎?醫師提醒,植牙非人人適合,植牙前先搞懂5大眉角,才能做對選擇!
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