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食品",共有167筆資料

收到保健食品禮盒,有無國家健康食品認證到哪查詢?

農曆春節剛過,親朋好友來訪免不了帶上年節禮盒傳達祝福。若身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病友,面對各式宣稱能強身保健的健康禮盒,如滴雞精、維骨力、鈣片、魚油、膠原蛋白等是否真能「越吃越健康」?又該到哪查詢是否有衛福部查驗許可的「健康食品」認證?
2022-02-15

2022巧克力新標示看不懂?解答在這!50克巧克力熱量等同2碗飯,別貪多!

天冷讓人格外想吃零食,過去許多巧克力是用植物油取代可可脂,還添加過多糖。2022年台灣巧克力標示新制上路,快來搞懂可可脂、年奶等成分要含多少才能稱為黑巧克力、白巧克力、牛奶巧克力?要注意的是巧克力熱量不低,若一天吃了50克,熱量等同2碗白飯喔!
2022-01-19

新冠擾亂生活,竟讓腸胃不適加劇?3方法吃對蔬果改善腸躁、延緩腸老化

新冠病毒肆虐已超過一年,目前疫情看似緩和,卻仍面臨傳染力極強的Delta病毒威脅。不少民眾的飲食與生活作息因疫情亂了套,消化不良、排便不順、腹痛、胃灼熱、或類似腸躁的症狀變多,專家建議3原則吃足蔬果延緩腸齡老化,有助腸胃健康。
2021-09-20

益生菌終結便秘!專家傳授挑選好菌6大準則及DIY優格食譜

便秘已成為現代人通病之一,不少民眾希望可以透過補充益生菌,改善便秘、腸道蠕動緩慢等問題。大家健康雜誌整理挑選好菌的6大準則,以及營養師推薦的優格食譜,教你挑選益生菌,擊退排便不順暢!
2021-08-18

愛吃半熟蛋、生雞蛋少做這件事,小心急性腸炎、腹痛和發燒上身!

雞蛋是一般家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雞蛋料理方便、多元、容易,無論是早餐水煮蛋,正餐的煎蛋、番茄蛋等料理方式都是餐桌上的日常。董氏基金會提醒,若是自行烹煮雞蛋料理,記得在烹煮前要清洗,或是可以購買洗選蛋,避免其中的沙門氏菌引發急性腸炎,造成腹痛、寒顫等危害。
2021-08-09

沙茶醬、沙拉油少了人工反式脂肪,可以安心大吃?專家:小心「這成分」過量!

為避免國人攝取過量人工反式脂肪,食藥署三年前禁止廠商將「不完全氫化油」添加於食品中,董氏基金會日前抽驗賣場、超市、連鎖速食店、夜市攤商等含高油脂類食品調查發現,業者現已降低食品中的反式脂肪的含量,提醒民眾仍要遠離飽和脂肪,避免新陳代謝症候群、高血脂、血膽固醇過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
2021-07-06

長輩專屬食譜「紅燒雞肉獅子頭、法式雞肉煎餅」營養美味吃出免疫力!

許多長者營養不良,不利預防感染性疾病,董氏基金會指出,除了均衡飲食外,攝取優質蛋白質非常重要。雞肉有飽和脂肪含量低、易咀嚼的優勢,以下提供紅燒雞肉獅子頭、法式雞肉煎餅食譜,幫牙口不好的長輩補充蛋白質(2024.0529更新)。
2021-06-29

子宮、卵巢病變是婦癌高危險群!吃保健食品補充營養應如何選擇?

相較於一般女性,有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卵巢癌、乳癌家族病史,或子宮內膜異位症(包含巧克力囊腫、子宮肌腺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皆是婦癌的高危險族群。想要遠離婦癌的威脅,可從飲食及日常生活習慣來調整,讓身體保持最佳的健康狀態。更年期想補充含雌激素的保健食品,又該怎麼選擇?每天喝牛奶補鈣,可能增加乳癌罹患率?
2021-06-23

居家防疫存糧必備營養食物?吃蛋可提升自我免疫力

臺灣疫情升溫,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建議,在等待打疫苗的同時,顧好自身免疫力還是長久之道。民眾可多利用雞蛋來攝取優良的蛋白質,增加人體抗體,若一次採買大量雞蛋,各類雞蛋的保存原則也要注意。
2021-06-16

防疫添購冷凍調理包,怎麼挑選少添加物、更健康的產品?

台灣新冠疫情持續延燒,許多人減少外食,選擇在家自行烹煮或是購買冷凍調理包「儲糧」。不少人好奇,冷凍會改變食物的營養價值嗎?買冷凍調理食品前該注意什麼,避免過多添加物吃下肚?食品標示是否完整,有哪些項目要張大眼睛看清楚?
202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