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PE",共有30筆資料

孩子不睡覺頻用手機當心影響心理健康,尤其是曾被網路霸凌者

孩子在該睡覺時仍頻繁用手機,須留意其睡眠品質和心理健康。研究指出,夜間使用手機不僅剝奪睡眠時間,也影響心理健康,尤其是曾遭受網路霸凌的孩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建議父母,可透過3招幫孩子建立健康的手機使用習慣。
2025-04-01

改善孩子晚睡及睡眠不足,開啟心理健康防護罩

研究發現,睡眠和生理時鐘紊亂會誘發或加重憂鬱症、焦慮症、雙極情感障礙等。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表示,協助青少年建立規律作息及睡眠習慣,可找出干擾作息的原因,陪伴他們做4大調整
2025-03-31

研究:運動有效減輕產後憂鬱及焦慮

迎接新生命是喜悅的事,但孕產期間可能身體不適或擔憂胎兒健康,產後要照顧新生兒也會承擔焦慮及壓力。研究指出,產後運動可減輕憂鬱與焦慮,並降低產後憂鬱風險,特別在產後3個月內開始運動,可顯著改善心理健康。
2025-03-05

健保30歲了,財源與醫療品質如何永續

藝人大S在日本病逝後,很多人討論國外就醫經驗,對台灣醫療和健保讚美有加,民調也顯示民眾對健保滿意度為80~90%。可是同一時間,部分醫學中心急診擠滿流感病人,醫師對健保滿意的只有9%,健保已30年,服務如何永續……
2025-02-27

聆聽多元性音樂,為心情找不同出口

《今日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音樂會影響個人的身體感官感受。不同的音樂和旋律刺激情感和思考,可舒緩負面情緒。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透過3個方法探索不同的音樂,善用音樂為心情找出口。
2025-02-12

不重視霸凌或員工心理健康的職場,憂鬱風險增3倍

近來新聞接連報導職場霸凌事件,霸凌行為包括揶揄嘲笑、言語恐嚇、咆哮、貶低羞辱或孤立等。被職場霸凌者可能恐懼、焦慮、自責、失眠、易有負面情緒,進而影響工作及生活。《英國醫學期刊》研究指出,在不重視員工心理健康的公司工作,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增3倍。
2025-01-14

建立友善工作環境 「職場霸凌」零容忍

繼勞動部爆發員工疑似遭受職場霸凌而輕生的憾事後,最近其他機構也陸續傳出職場霸凌案。研究指出,55%的霸凌發生於上對下。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表示,遭受職場霸凌,可嘗試以下方式幫自己減少傷害。
2024-12-03

引導孩子練習自我肯定,給青少年心理健康防護罩

面對日益嚴重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除了學校開設心理健康課程、衛福部提供年輕族群諮商服務,應從初級預防教育著手,父母可引導孩子做3大練習,建立自我肯定的能力。
2024-11-25

「投資」時間和孩子互動,減少對電子褓姆的依賴

很多父母在公共場合為避免孩子在用餐、等待時吵鬧,遞上平板電腦或手機。「電子褓姆」看似能短暫安撫孩子,卻可能為孩子的長期情緒發展埋下隱憂。研究發現,情緒激動時常使用數位設備的孩子,後續情緒控制明顯較差。
2024-10-07

補充益生菌、GABA、香蜂草,可助眠改善失眠?

吃益生菌有助眠效果?多吃優格、優酪乳有助改善失眠?補充GABA複方保健食品,能幫助放鬆、抑制交感神經活性,達到助眠效果嗎?
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