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親子之間 學前教養 別讓任性毀了孩子的未來

別讓任性毀了孩子的未來

出處/ 2009年4月號/第270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2826
收藏 瀏覽數 : 2826
別讓任性毀了孩子的未來

很多父母擔心獨生子女嬌縱、自我、不合群……其實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的成長環境,若父母能跳離「獨生」泥沼,教養不用瞎忙又NG,孩子適應力也能輕鬆提升!


毛毛是家裡的獨子,才2歲就表現得獨立、聰明伶俐、活潑好動;可是個性好強又霸道,凡事要搶先、獨占,不如意便大聲叫囂、鬧脾氣。

 

「小霸王」恩恩讀小學一年級,上課時隨便走動、和同學搶玩具,老師用獎品鼓勵他乖一點,沒想到他竟回嘴,「不稀罕,爺爺都會帶我去超市買,要什麼有什麼!」

 

跳脫「獨生」框限
成功教養第一步

有「6個口袋族」之稱的獨生子女坐擁父母、祖父輩等關愛,有人認為他們獨立卻社交力低、慷慨溫和但缺乏競爭力、數位化卻活在虛擬世界,也因而提升獨子適應力始終是熱烈關切的教養課題。對此,南投縣家長關懷教育協會理事長王淑專常請家長思考以下問題:

 

您如何看待您的孩子?是 A.「獨生子女」、B.「就是孩子」、C.「人的一環」中的哪一個?

 

若選「B」或「C」→恭喜您在孩子的教養已踏出成功的一大步。

倘使選「A」→表示正沉溺「獨生」的泥沼,被框限而不自覺。

 

關於毛毛的例子,不妨多讓他有機會與鄰近的孩子玩耍,製造手足互動。孩子相處時若發生衝突,家長別干涉、不出面仲裁,讓他們自己解決,毛毛為了讓同伴接納,多少會修正霸道的行為,學習與人互動的正確態度。

 

而小霸王恩恩,除了增加同儕生活,父母可與長輩討論教養觀念,平時多利用故事或新聞事件,灌輸分享觀念。父母也可和恩恩玩角色對換遊戲,讓恩恩換個角度發現自己人際互動上的問題。

 

父母教養子女時,還可嘗試:

    以父母的身教與言教教導孩子於無形。

    適時對孩子說「NO」。

    建立生活常規。

    學習放手,讓孩子自我學習。

 

用平常心看待
他不是獨子,只是孩子

對於教養獨生子,王淑專認為,父母的思維必須跳脫現有框架,不妨從「就是孩子」的觀點出發,放下「他是獨子」或「他是老大、老二」的想法,以平常心面對。信誼基金會親職教育部部主任兼知識長譚合令提到,過去會有獨生與非獨生子女的差異,但現代人孩子愈生愈少,兩者教養差異也變小,無論有幾個孩子,父母教育態度都關係孩子的成長。

 

漢林堡蒙特梭利托兒所園長簡明珠綜合近年對獨生子女的研究,社會對他們的刻板印象,如:自我中心、不合群、脾氣差等,其實都起於父母的教養,尤其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教育和成長的環境。因此教育時,她建議家長要有3不、4要:

 

3 Don’t

1. 不把「唯一的孩子」當作「生活中的唯一」。淡化「獨生」概念,簡明珠表示,正常看待獨生子女在家中的地位,給孩子自理和自主空間。

2. 不過度關注與保護。避免造就孩子依賴,導致孩子受挫力差。

3. 不過度期待。過度的期待形成孩子無形的壓力。

 

4 Do

1. 瞭解子女特質,因才施教。適當的管教、支持與關懷,獨生子女會較健康、自信的成長。

2. 協助孩子經營「應援團」。沒有兄弟姊妹,他們也少了競爭對象及友伴。父母須協助孩子創造同儕團體互動的多元經驗。

3. 幫孩子設立界線。無論是否為獨生子女,父母與師長都該與孩子設立界線,養成孩子為自己負責的習慣。且孩子非天生就能受規範,需外在環境和服從紀律的經驗,將界線內化。

4. 「及早」設定教育目標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南大學幼教系兼任講師敖韻玲指出,對於孩子的社會能力、心理調適等,父母須「預先」設定教育目標,讓他學習與摸索,以免長大後性格定型,變得缺乏社會能力。

 

不可否認,獨生子女在沒有手足的環境,難免會不懂分享、將心比心;也因獨享資源,依賴感重。假使遇到下面情況,父母、老師可嘗試這麼與孩子溝通:

 

場景1:「老師,王小明不跟我玩!」

NG教育:獨生子女有時在人際互動會呈現兩極現象:過度退縮不知如何融入團體;或過度自我,要求同伴附和自己。這時,家長若太心急,扮演公關大使,要求老師指派同學陪他玩,甚至親自打入幼兒團體,幫孩子建立友誼,都可能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被動地希望大人為他找朋友。

 

YES教育:公關大使最好由孩子自己做,家長僅從旁協助。建議換個作法:「外婆帶來很多巧克力,你吃不了這麼多,要不要帶去學校請同學?」

 

場景2:「老師講的我都聽不懂!」

NG教育:有些孩子凡事有人張羅,面對問題時,想也不想便脫口而出「我不會!」若父母不查明原因,只是一味地怪罪老師教得不好,或替孩子報名更多補習班,孩子不會自省自己有無盡力學習,反而以為「我不會,都是老師不會教」。

 

YES教育:智慧來自於經驗,不僅要製造孩子成功的經驗,有時讓孩子嘗試錯誤,也是成長的另一個禮物。家長不妨在孩子回家時,主動關心他的學習狀況,詢問「今天上課有趣嗎?都聽得懂嗎?」假如孩子出現受挫、發怒的情況,需耐心開導,「慢慢來,我以前讀書時,也讀了好久才會。你現在不懂沒關係,等會兒我教你,如果還不懂,明天去請教老師。」用同理心讓他重拾信心。

關鍵字: 獨生子任性脾氣親子溝通人際交友教養管教教育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