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情緒陷入低潮,愈急著打開心結,似乎愈使不上力,不妨跟著紓壓專家經由動作或其它非語言的方式釋放緊繃的情感,一起體驗意想不到的放鬆效果吧!
生活的考驗、人際的衝突、疾病的煎熬、生離死別的打擊等常令人倍感負荷,想抒解肩頭上沉重的壓力,讓灰暗的心情放晴、思考轉而向陽樂觀,可以怎麼做?「大家健康」雜誌特別採訪3位心理治療專家,教大家用最簡單、最自然的方式,趕走負面情緒,讓自己找到再出發的力量。
第1招
透過「藝術治療」探索內心
用繪畫抒發不安、尋回自信
肝癌末期的蘇婆婆,對自己清潔工的身分感到自卑、沮喪,即使化療造成全身發癢而抓破皮,也不敢告訴醫生,默默忍受身心煎熬。藉由藝術治療的輔助,蘇婆婆拿起紙、筆,畫出心中的感受。她選了像大海般清涼的藍色、像海草般舒服的綠色,在紙上不斷的畫圓圈來宣洩癢的感覺。漸漸地她體悟到,掃把像畫筆,而清潔工作就是在美化大地。藉由繪畫,婆婆不但忘記身體不適,也尋回自信。
台大醫院輔助暨整合醫學中心藝術輔療師郭育誠表示,轉移作用、創作能力、美感經驗的連結,是藝術治療的3個核心。畫畫是人類特有的行為,經由圖像、顏色釋放內心的感覺、情緒,並從中得到調節。像天氣熱時,掛上清涼顏色的窗簾,會覺得涼爽。心情煩躁時,隨意塗鴉,即使是畫簡單的水平線也有平撫作用。另外,他也針對遭逢八八水災的心靈受創者,提供2個抒壓練習法:
DIY練習
1. 模擬動物遊戲
對象》小朋友
步驟》
1. 先在第1張紙上畫個圓圈,詢問小朋友:「如果最近發生的事像一隻奇怪的動物,你會畫什麼動物在裡頭?」
2. 讓小朋友專注在圓圈裡畫。
3. 拿出第2張紙,告訴小朋友:「你已經把不好的動物畫出來了,以後還會有很多美好、有趣的事,你再畫畫看。」
解析》孩子不用透過語言,專注的將繪畫跟心裡想法對照起來,讓情緒能有良好的抒解。
2. 圓型繪畫系統
對象》兒童、大人皆可。
步驟》
1. 把負面情緒想像成毛線團,先在紙上畫出黑色毛線團。
2. 選3支喜歡的彩色筆,將毛線團空隙隨意塗滿。這是很好的情緒紓解方式,在「專注」繪畫的過程,情緒也隨著緩和。
解析》畫者將自己的情緒,藉由色彩混雜呈現在圓型繪畫系統,隨意塗鴉成了豐富的抽象畫,像是很有價值的「未來主義藝術品」。
第2招
藉由「音樂治療」
直接、簡單地抒發情緒
罹患癌症,知道自己來日不多的美惠,心裡最牽掛的是4歲的小女兒及60多歲的老父。她對家人的歉意始終藏在心底,無法說出口。在音樂治療的幫助下,她終於向父親表達真實的感情,不但互相告訴對方「我愛你」,剩下的幾天,也好好的道別,讓彼此不留遺憾。
其實,音樂不但是橋樑、媒介,也是抒發情緒最直接、簡單的方式。把心情寄託在旋律或歌詞情境,流出淚水能緩和壓力,並化為力量。台大醫院輔助暨整合醫學中心音樂輔療師項朝梅表示,坊間很多幫助抒壓的音樂,都有安慰人心的效果。
選熟悉、鼓舞的音樂
更能安撫悲傷、懷抱期望
對歷經災變仍暫居在安置中心的人而言,若沒有音響設備播放音樂,可以用「唱」的方式,引導他們抒發情緒。先選擇他們熟悉的歌曲,讓他們心生共鳴,如:較年長的老人可唱「望春風」、「月夜愁」等。他們對這些歌的感覺已超越歌詞所描寫的內容,會勾起小時候聽這些歌的氛圍,懷念跟家人在一起的美好回憶。
要注意的是,若一直聆聽或演唱較憂傷的歌曲,可能一直深陷悲傷,覺得沒有未來且看不到希望。若想讓對方開心,也不一定要選擇非常歡樂、非常重節奏的音樂,因為跟災民當下心情反差太大,也可能讓人退縮,造成反效果。最好溫和的歌曲中穿插一些較有希望、鼓勵性的歌曲做結尾,像正向的歌曲或宗教音樂,例如:「奇異恩典」,對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的原住民都是很好的選擇。
DIY練習
如果有較安靜的空間及播放音樂器材,項朝梅建議可2人一組互相安慰。
音樂》選擇緩和、有助心情平穩的旋律。
步驟》
1. 把手掌放在對方背部,先讓他感受到溫度。
2. 輕輕地移動手掌,在背部由上刷到下,進行幾次。
3. 如果發現對方流眼淚,可握住他的手。
注意》不建議此時馬上遞衛生紙,以免讓對方覺得自己流淚是失禮、失態,而把情緒收回去。最好等他東張西望找衛生紙,或以自己衣服擦拭眼淚,再自然的遞上衛生紙。
解析》此動作能安撫,甚至揪出隱藏在心底的情緒。
第3招
運用「舞蹈治療」概念
在呼吸中律動,放鬆心情
30歲的茵婷是憂鬱症患者,不敢主動交朋友,害怕跟團體相處。在家人陪伴下接受舞蹈治療,剛開始需要老師及志工鼓勵才會做動作,幾次治療後,不但動作變大,休息時也會主動找人聊天。最後幾次已不需家人陪著來,治療結束後也跟成員繼續保持連絡,變成朋友。在一般人眼中,看似簡單的改變,對有社交恐懼症的茵婷而言,卻是很大的進步。
台灣舞蹈治療研究協會理事姜愛玲認為,舞蹈治療很注重互動及互相交流,對內向、有社交障礙的人有很好的改善效果。很多人聽到舞蹈治療,以為像舞蹈表演,有固定的舞步、順序或注重姿態優美,因而不敢參加。其實,舞蹈治療是在治療師的引導下,做一些簡單、自由的律動,在動的過程,身體跟情感整合,進而帶動情緒紓解。
不過,姜愛玲強調,別被「舞蹈」兩個字侷限,只要是身體有「動作」,都屬於舞蹈治療範圍。人類最基本的動作是「呼吸」,專注在吸氣跟吐氣,能慢慢舒緩、平穩情緒。深呼吸時也可配合伸展,如吸氣做個挺胸動作,吐氣把手收回來,只要自己覺得舒服、放鬆即可。舞蹈治療常需要治療師在旁輔導、互動,不過,姜愛玲仍提供2個能獨自進行的簡易紓壓法。
DIY練習
1. 捶枕頭來釋放情緒
覺得悲傷、難過時,找一個大的、厚的枕頭或墊子,用身體敲打,藉動作來抒發情緒。
2. 隨意伸展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放音樂讓心情放鬆,接著做一些伸展的運動,如扭一扭脖子,甩一甩手等,想怎麼動都行。邊動邊思索生活有什麼壓力或問題?什麼因素造成自己緊張等。
當情緒陷入哀傷,有時想用言語抒解,似乎不是那麼容易,經由動作或其它非語言方式的治療,抒發情感,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