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吃出健康 健康飲食 腸胃炎不想只吃稀飯!哪些低渣飲食好得快?

腸胃炎不想只吃稀飯!哪些低渣飲食好得快?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2024年7、8月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588
收藏 瀏覽數 : 1588
腸胃炎不想只吃稀飯!哪些低渣飲食好得快?

腸胃炎時,噁心想吐、上吐下瀉是極難受的症狀,除了就醫服藥、多休息提升復原力,營養師提醒掌握「低渣飲食」訣竅,並可自製「電解質補充液」,就能兼顧每日熱量的需要,且不造成腸胃負擔,更快痊癒!

低渣飲食減低腸胃負擔

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暨膳食部營養師沈佩盈表示,腸胃炎期間適合「低渣飲食」,減少食物消化後於腸胃道留下的殘渣,藉此降低糞便體積、減少腸胃刺激,讓發炎的腸胃休息。

腸胃炎期間飲食要「均衡」,以少量多餐方式進食,可把原本一日三餐的份量平分於5~6餐,並補充足夠水分。若上吐下瀉情況改善,可從流質飲食逐漸轉為軟質飲食、普通飲食,緩慢增加纖維攝取。

沈佩盈說明,腸胃炎不是只能吃沒有味道的白稀飯、白吐司,若想變化,烹調方式可選擇蒸煮燙炒,如清湯麵、蛋花湯、蒸蛋、豆花、無糖濾渣豆漿、嫩豆腐、蒸魚肉、雞胸肉、瘦肉等,都是可食用的澱粉、蛋白質類食物。

黃豆、黑豆和皇帝豆等豆類,含不易消化的寡糖,吃太多易讓腸道產生大量氣體,讓人脹氣,但「豆類加工製成的濾渣豆漿、豆花、嫩豆腐、豆包、豆乾,烹調後變得較好消化、不易產氣,可適度食用。食用後可視身體狀況調整攝取量。」沈佩盈補充。

另外,也可選擇蔬菜清湯、濾渣的蔬果汁、軟質水果,可視情況少量食用香蕉、去皮蘋果,當作點心補充纖維質、植化素。

為防止飲食二度刺激腸胃,腸胃炎期間應避免高油、高糖及刺激性食物,注意電解質平衡,市售運動飲料相對糖分太高,口服電解質補充液較佳。

沈佩盈表示,若無法即時取得市售的電解質補充液,有文獻指出,可在家自製電解質補充液,製作方法為:

1公升水+半茶匙鹽(約0.75g)+6茶匙糖(約24g),亦可另加半杯(約100mL)無渣柳橙汁,或一些香蕉泥,以提供鉀離子,增加適口性。(參考資料:http://rehydrate.org

多留意,腹瀉好得快

蔡佩盈補充,大人小孩都可能得到腸胃炎,若只能喝奶或開始嘗試副食品的嬰幼兒腸胃炎,視其發展階段,建議照顧者採取以下措施:

(1)母奶寶寶:建議媽媽不要停止餵奶,因母奶是此時期寶寶唯一的食物來源,對孩子而言,母奶反而易消化、好吸收,且當中所含營養成分是抗體及免疫因子來源,可增加寶寶抵抗力,降低過敏、呼吸道(肺炎、氣喘)及消化道(腸胃炎)疾病的風險。寶寶若腸胃炎,會經歷一段時間的腹瀉,此時媽媽要幫寶寶勤換尿布、水洗屁股,也可與醫師討論是否塗抹凡士林、屁屁膏或其他藥物,避免寶寶的屁股出現尿布疹。

(2)配方奶寶寶:可視情況暫停一兩餐餵食,或減少餵奶量,觀察寶寶噁心、腹瀉、哭鬧等情況。若嚴重腹瀉,可嘗試無乳糖配方奶,待症狀緩解後,再換回原本的配方奶。

(3)副食品寶寶:待其腹瀉較緩解,可先嘗試進食薄鹽米湯、白粥、白土司等,適應後再增加蒸蛋、雞胸肉、軟嫩蔬果等軟質飲食,避免油膩食物及甜食,並少量多餐。

不論寶寶發展到哪個階段,都要避免孩子產生脫水現象,可使用嬰幼兒專用電解質水,補充水份及電解質,若嚴重腹瀉、脫水,應盡速就醫。

至於成人,腸胃炎期間採低渣飲食外,要避免吃餅乾、洋芋片等很乾的食物,同樣也要注意補充水分。

想減少上吐下瀉的機會,選擇新鮮的食物、生熟食分開處理、澈底煮熟、留心保存溫度,並維持勤洗手、戴口罩防細菌、病毒傳染的習慣,才能避免病從口入。

❤️更多【腸癌.胃癌.胃食道逆流.腸胃炎治療與飲食祕訣】,請看113年7-8月大家健康雜誌

參考資料:

1.Guarino, A., Ashkenazi, S., Gendrel, D., Vecchio, A. L., Shamir, R., Szajewska, H. Europe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and Nutrition/Europe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children in Europe: update 2014. 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2014;59(1), 132-152.
2.Andi L Shane, Rajal K Mody, John A Crump, Phillip I Tarr, Theodore S Steiner, Karen Kotloff, et al.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nfectious diarrhea.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7;65(12), e45-e80.
3.謝明哲、葉松鈴、蔡雅惠、邱琬淳(2015)。膳食療養學實驗。台北市。
4.衛生福利部藥物管理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2023)來源:https://consumer.fda.gov.tw/Food/TFND.aspx?nodeID=178

圖片來源:富爾特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