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朗哥.費魯奇的筆下,上帝不再完全是「神」的代名詞,祂多了許多人性,也不再完全是我們生命的主宰者,真正的主宰者是我們自己。失眠上帝獨白前言:「我想旅行,想寫作,想戀愛,想做任何賦予生命尊嚴和快樂的事。」這是書中上帝的心聲,也是作者所想的上帝真相,留與讀者無限的思考空間。 你對上帝了解多少?
上帝創造了宇宙萬物,祂是光明的、萬能的、慈愛的、至善至美的,祂帶領人類步出蠻荒,走出未來,引領信徒通向被拯救的極樂天堂,這種永恆不滅的形象是一般我們對上帝的感覺。在聖經中、在文明歷史中、在藝術繪畫中,人們都詠歎祂的事蹟,並宣稱凡執迷於惡的人,必受到上帝的懲罰,使祂儼然成為正義的維護者、善念的啟發者,凡是願意服侍祂的人,便能得到全新生命的賞賜。
然而,在佛朗哥.費魯奇的筆下,上帝卻成了能即興創造萬物,卻無法掌控牠(它、他)們演進方向,人性多於神性,熱情追尋新思想與感動,親近自然、反對自贖的角色。費魯奇不僅開闢了讀者另一新視野,他豐富的想像力,更讓人每讀一頁,便為這位文字的奇才喝采一番。
生命的濫觴
書中的上帝在一個失眠的夜晚,打開電視機,許多往事突然一下子出現在眼前——在渾沌時代,因為自己一時心血來潮,想創造世界,而成就了宇宙天體,後來到了地球,創造了四季、雲彩、植物、昆蟲(這是他壞心情的產物)、動物、人類。其中分娩是他所謂「具有哲學意義的頓悟」,他回憶到:「我一直需要靈魂,現在找到了胎盤。……我就趁牠們熟睡的時候,在雌性動物的肚子上作起文章。……我選擇雌性懷孕,因為牠們更慷慨大度,更有耐心。雄性動物大都喜歡惹是生非。牠們在狩獵的時候發洩被壓抑的感情,面對敵人張牙舞爪。牠們把種子播撒到雌性夥伴的子宮裡。而牠們的伴侶總是默默地接受這一切,最終將無懈可擊的勞動成果—一窩仔兒,呈現給牠們的新郎。」──費魯奇對女性的溫柔特質,描寫得絲絲入扣,而將近乎完美的世界思想寄予母性,更讓人印象深刻。
而人類的誕生是始於上帝希望能創造一個能夠從不同角度看待這個世界的動物,也就是一個美麗而有頭腦的動物。他決定選擇一種適合的動物參與這項演化的實驗,從鳥、貓、蛇、狗、貓頭鷹、老鼠、獅子,最後選擇了猴子。他首先將猴子的腦袋擴大,然後修改牠的手指,使它變長、變靈活,接著是語言、思考能力。但實驗因上帝必須離開地球一段時間而終止,當他再回到地球時,竟發現猴子起了相當大的變化,牠渾身皮毛消失,嘴巴只剩下一條小縫,手和腳也截然不同,嘴唇間發出古怪的聲音,用兩條腿走路,讓他驚奇萬分;而上帝與人類間的親密接觸,自此展開序幕。
上帝與人類
首先與上帝接觸的是在聖經中帶領猶太人從埃及人的奴役中走出,建立自己家園的摩西,也因為摩西,成就了「舊約全書」中的上帝。不過上帝認為摩西善於說故事的本領,和充滿虛榮心與追求權力欲望的個性,使他最後成為偏激的領導者,並歪曲了上帝慷慨、慈悲的神性,甚至要求人民為拿出對上帝悔罪和服從的證據,必須舉起刀劍,殺死自己最親愛的人,這場屠殺使上帝感到害怕。他無法掌握的人性,更讓他十分憂心世界末日的到來,終於決定投身至各種不同人的肉體中,和他一起呼吸、一起成長、一起經歷生命中的每件事,藉以參與人類思想文化的進程,找到關於生命和人類命運的答案,並顯示自己真正的內涵,因此他化身成大學生、水手、老太婆、木匠、羅馬大使、小女孩……等等的角色,由他們的故事帶出上帝與人類交流的心得;他更與耶穌、蘇格拉底、柏拉圖、亞理斯多德、伽利略、但丁、巴哈、佛洛伊德、愛因斯坦等著名的歷史人物作對話,以敘述西方文明與科技的發展大綱,其中作者費魯奇想像但丁「神曲」的一些章節改編自上帝某次拯救他於一場暴風雪的情景;而佛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來自上帝自己發明的「精神分析治療」;愛因斯坦的「光子概念」則是因為他想要幫助上帝乘坐光的列車以完成太空之旅。這些戲劇性的描述,不僅展現出費魯奇心目中上帝的形象,更讓人體會生命的尊嚴與可貴,並激起重新審視自己內在靈魂的渴望。
上帝與魔鬼
關於上帝與魔鬼之間的爭鬥,也是本書中一個十分發人深省的地方。當上帝發現人們常常提到一個他一無所知的人物「魔鬼」時,他便決定尋找這位讓人可怕又不安的撒旦。但是他雖然曾有幾次與魔鬼交鋒的機會,但卻一再被他耍弄,讓他從身邊溜走。這個狡猾的魔鬼曾對上帝說:「儘管人類經常詛咒我、誹謗我,但我知道,我在他們的靈魂裡面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後來上帝在歷經數次失敗後,卻夢見一位牧師對他說:「上帝讓人知道他們必須變成什麼樣子,他們在世上負有怎樣的使命,但是除非付出極大的努力,誰也無法完成這個使命,即使完成了,也遠非完美無缺。……他們尋找一切藉口不承認你,不做那些必須做的事情。他們甚至發明了一個魔鬼!」讀到這裡,我突然恍然大悟,作者所要說的是,魔鬼(撒旦)之所以存在,只是因為我們認為它存在;而同樣的,我們認為上帝主宰生命,但其實他只是一個創造生命的神,一個歷史的旁觀者,生命真正的主導權應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裡啊。
作者:佛朗哥.費魯奇
譯者:李堯
出版:時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