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人物報導 醫療公衛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吳志雄》 當醫生是一種福氣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吳志雄》 當醫生是一種福氣

出處/ 2005年11月/233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4760
收藏 瀏覽數 : 4760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吳志雄》 當醫生是一種福氣

小時候的一場病,促使吳志雄立志當一名外科醫師,他認為:「當醫生是一種福氣」,因此,只要病人還有一絲希望,他絕不輕易放棄;也因為enjoy醫療過程中的樂趣,他積極網羅菁英,為他們搭建發揮的舞台,齊心替北醫附設醫院開拓新氣象。

 

2002年9月,年方50歲的吳志雄接下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第9任院長的棒子,短短3年間,他讓麵包香取代醫院的藥水味,更把不到七成的住房率,大幅提高到九成以上。成績證明,吳志雄抓對改革的方向,詢及改革成功的策略?他緩緩端起咖啡杯,輕鬆地說:「我最滿意的策略是,找來好的人才,把『right person』(對的人)放在『right position』(對的位置)。」

 

崇拜外科醫生 走上醫學之路

回想行醫以來的每個抉擇,吳志雄覺得:「和所碰到的人有很密切的關係。」因為一位幫他開刀的醫生,決定走上醫學之路;因為老師的開刀氣質,而對大腸、直腸領域最有興趣;因為喜歡和人溝通,而在行政方面迭有建樹。

 

採訪當天,正好是吳志雄的生日,按照北醫的慣例,壽星要和全校同仁分享醫學之路的心情故事。他說:「本來想的(開業醫)和最後的結果(回母校當院長)差很多,但每個階段中,都有良師益友帶領,讓我獲益良多。」

 

吳志雄在小學6年級就立下志願,要當外科醫生,而且從來沒有動搖過。那一年的農曆過年,他得了腹膜炎,肚子痛得要命,由於過年期間求診不易,他被送到母親朋友開的診所,躺在產台上,請一位外科醫師幫他開刀。

 

開刀3天後就行動自如,才10來歲的小吳志雄心想:「外科醫師真的好神奇,本來肚子痛得要命,開刀後很快就好了。尤其那位外科醫師跟我講話的樣子,親切又自信,簡直帥呆了!」外科醫師的風範,就此為吳志雄埋下醫學之路的種子。

 

計畫趕不上變化 行醫路多彎道

順利考進醫科、如期畢業後,吳志雄打算像那位幫自己開盲腸的醫生一樣,當一名開業醫。不過,他坦承:「若進大醫院,每個儀器都很昂貴,不是私人醫院負擔得起。馬偕醫院則較親和,訓練比較平民化,不需要很大的投資就可以開業;而且周圍有很多病人,適合私人開業。」因此,他選擇馬偕醫院作為日後開業的職前訓練。

 

畢業時如願進入馬偕實習,可是,後來的發展卻不是當初所想。吳志雄很有感觸地說:「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

 

在馬偕的時候,吳志雄得到最佳實習醫師的成績,按規定可以自由選科,不過,當時馬偕的外科相當熱門,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門檻訂得更嚴:先服兵役,且到其他醫療院所歷練1年,才可以回到馬偕。

 

既然無法留在馬偕,吳志雄得另尋出路。而長庚醫院正好在招考醫師,當時院方規定:臺大醫學生成績要平均75分以上、臺北醫學大學(當時是醫學院)醫學生要78分以上、高雄醫學大學(當時是醫學院)醫學生要80分以上,才可以報名,其他學校學生則不能報考。3所學校總計100多人報名,錄取12位醫師,吳志雄是其中一位,順理成章進入長庚服務。

 

良師薰陶 造就絕佳醫病關係

在長庚訓練的期間,吳志雄碰到另一位心儀的典範──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范宏二。原本想專攻一般外科的他,因為仰慕老師,而對大腸直腸外科產生興趣。

 

醫學生仰慕老師的原因不外乎名氣大、醫術好,吳志雄欣賞范老師的理由很特別,是「老師開刀的氣質」。從醫學生到實習醫師、住院醫師、總醫師……,一路走來,吳志雄看過很多不同風格的前輩,他發現:「有些醫師在開刀時,只要緊張,就會罵護士、學生,甚至摔東西,把身旁的人當出氣筒;范老師很不一樣,總是心平氣和、不慌張,開刀的過程還可以談笑風生。」

 

舉例來說,有一次,一位住院醫師不小心把大血管弄破,若是其他主治醫師,通常會先大罵一頓;范老師碰到相同的情況,卻是用手壓住,不慌不忙地拿出縫線,一針一線慢慢地縫。後來,吳志雄找到范老師如此優雅的原因──「要穩健,必須很有把握,開刀的過程也才能成為一種享受。」這股穩如泰山的氣質,讓他欣羨不已。

 

其次,范老師對病人的態度非常親切隨和,總讓一旁的吳志雄覺得「像菩薩一樣」,這也影響他日後和病人的醫病關係。他以范老師為典範,在看門診的時候,會拍拍病人的背,握握他的手,讓病人有溫暖的感覺。

 

學無常師 鼓勵學生多見賢思齊

受到范老師的身教薰陶,吳志雄確信,「視病猶親」絕不是口號,「我一直把我的病人當家人一樣」。現在的吳志雄已經升格成為當年范老師的角色,看診時,身邊總有實習醫師跟著見習,他和病人的互動,還讓實習醫師以為他的病人都是認識的朋友。

 

回想起當住院醫師的日子,吳志雄說:「碰到一位好老師,影響你一輩子,是很幸運的事!」現在身為老師,他也希望學生有好的典範,但不是規定學生得用自己的模式,而是鼓勵他們:「多去跟不同的老師看診,從中觀察不同的行醫風格,然後,學習每位老師好的部分,融合成為自己的獨特風格。」

 

放棄大醫院 回北醫患難與共

吳志雄在長庚得到很完整的訓練。1978~1982年這4年間,吳志雄從住院醫師升上總住院醫師,而且即將升上主治醫師。然而,當時醫院的一個新規定:「要多當一年總醫師,才可以當主治醫師」,讓他又有不同的人生際遇。

 

不只吳志雄,和自己相同狀況的3位總醫師,心裡也有相同的疑問,於是4人一起離職,而吳志雄選擇回到北醫附設醫院,從主治醫師到外科主任、副院長,最後當上院長;教職方面,也從講師、副教授,升到教授。20多年來,和北醫一起成長,榮辱與共。

 

當時的北醫附設醫院,只有一棟舊大樓,100多個床位,這樣的規模,當然不是醫學院學生心目中的優先選擇;而且在外頭的大醫院轉了一圈還跑回來,難免被當笑話。不過,吳志雄不以為意,他認為:「北醫附設醫院雖然不是很好,但這是母校的醫院,與其嘴巴上批評,不如回來共同努力,發揮一點影響力。」

 

以前的臺北醫學院,由於董事會意見不一,缺乏共識,約有10多年的時間都處於停頓的狀況。但近10年來已不一樣,董事會由各界大老組成,大家都沒有私心,尤其是許重義校長,雖非校友,卻全心全意投入校務,在他努力奔走下,北醫從醫學院升格為大學,不僅提高向心力,連附設醫院也不再是學校的包袱,反而為學校加分。

 

最近一次大學校務評鑑,臺北醫學大學在醫學校務類組的6個評比項目中,勇奪4項第一。吳志雄表示:「校長很認真,大家跟隨他的腳步,所以這幾年來,學校和醫院整體提升很多,『事在人為』真的一點也沒錯。」

 

不吝拔擢後進 放在對的位置

除了向老師、校長等前輩看齊,吳志雄也會向後輩或屬下學習,他不諱言:「副院長就是我學習的對象。」

 

北醫附設醫院原來的慣例是:醫務副院長由醫師背景的人來擔任,而行政副院長由行政專才來負責,吳志雄當院長之後,打破這項用人的傳統。

 

就任院長之際,行政副院長原來是麻醉科主任,吳志雄開刀時經常需要麻醉科協助,他發現麻醉科主任的管理能力一把罩,讓執刀醫師更得心應手;而且在互動的過程中,這位主任很有創意,經常有新點子,還去台灣大學進修EMBA課程,因此拔擢為行政副院長。

 

還有資訊室主任,原來的工作目標只是「讓電腦不當機」,後來吳志雄找他來當資訊副院長。除了繼續「讓電腦不當機」,資訊副院長還申請經濟部RFID的專案,拿到3200萬的預算,結案時被評為「特優」,這項殊榮已經從缺好幾年了。資訊副院長再接再厲,申請到2期1000多萬的經費,從事PKI(Public Key Informatics)研究。在吳志雄眼中,資訊副院長的智商大約有180以上,絕頂聰明。

 

推行轉診制 落實社區預防保健

此外,吳志雄還增設一位社區副院長,他說:「成為醫學中心是我們的既定目標,但是,我們處在這個環境當中,就是社區的一份子,我們有義務、有責任讓社區預防保健做得更好。」

 

在臺北市信義區有不少相同規模的醫院,北醫附設醫院是唯一加入社區公衛群的醫院,和社區結合,舉辦健康講座、宣導保健意識,與鄰里居民建立良性互動,更和社區內診所連結,落實轉診制度。

 

吳志雄在推行轉診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他認為:「大醫院和小診所必須建立良好的默契,才能互蒙其利。」在院長和社區副院長的努力下,社區內的診所已願意把病人轉到北醫附設醫院。如果只是做檢查,病人轉診回來之後,診所可以從網路上收到病人的檢查資料,繼續治療;若需住院開刀,病人出院後,醫院也會把病人轉回原來的診所。他說:「如果轉一個病人就少一個病人,診所也不願意把病人轉過來。」

 

此外,北醫附設醫院也會幫社區內的開業醫進行在職教育,提供開業醫最新的醫療資訊,如此一來,當病人有特殊症狀時,開業醫便知道應該轉到哪裡。整個社區醫療由社區副院長,帶領社區護理、家醫科、社工人員等,和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合作,一起推動社區保健預防工作。


    
醫院整體醫療水準提高了,而且積極推動社區工作,鄰里居民也對北醫附設醫院完全改觀。以前的住院病人常常可以選擇靠窗或靠走道的床位,現在吳志雄還會接到民意代表來要床位的電話;以前救護車常常從北醫附設醫院的急診室門口呼嘯而過,直奔鄰近的醫院,現在救護車會直接轉進北醫附設醫院。種種的跡象反映:「我們得到鄰里居民的認同了,」吳志雄覺得:「一切的努力終於有了代價。」

 

下個目標 成為東區最好的醫院

從各個單位網羅菁英,組成一個有效率的的行政團隊,吳志雄感到非常自豪,他坦承:「在答應要出任院長之初,最擔心的就是行政方面;而今,行政已是我們的強項之一。」

 

展望未來,等明年新大樓落成後,北醫附設醫院便能擺脫小醫院的形象,朝醫學中心的目標更近,屆時,吳志雄的下一個目標是「成為臺北東區最好的醫院」。


    
醫院的軟硬體都大幅成長,自然而然有不少人稱讚院長領導有方,但吳志雄總是強調:「人才最重要,沒有好的人才,一切都是空談。有好的人才一起打拚,才能提高醫療水準,病人也才願意上門看診。」

 

生命會回應付出的一切

醫院院長是位高權重的職務,比一般醫師受到更多的尊敬,但在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吳志雄的心中,卻有點缺憾,因為當院長後,就必須犧牲最喜歡的「開刀房」。

 

記得剛畢業時,他選擇到馬偕醫院實習,當時的老師羅慧夫對吳志雄說:「當醫師是『privilege』,通常中文翻譯為『特權』,其實並不洽當,應該改成『福氣』。」


    
後來,吳志雄學會如何開刀,也在醫療過程中發現許多樂趣,每次在開刀房裡做完一道手術,就像完成一件藝術作品般快樂。他心中也經常想起羅老師的話,體驗到「當醫師是一種福氣」,真是太有道理了。


   
記得當總醫師時,有次來了一位20多歲的妙齡女子,因為上腔靜脈阻塞,大腸、小腸幾乎爛掉,肚子一剖開,味道就像臭水溝一樣,主治醫師覺得沒有希望了,決定把肚子縫回去,準備讓她走。不過,吳志雄不死心,看到還有一點好的腸子,建議再試試看,主治醫師沒有堅持,讓他全權處理。

 

吳志雄帶了2位住院醫師,花費3個小時,才把爛掉的腸子拿掉;由於病人的肚子實在太臭,只好灌水進去洗好幾次,3位醫師也一身臭味。最後手術成功了,但術後照顧也很困難,經過2個月,病人才康復出院,還送一塊匾額給吳志雄,這也是他醫師生涯的第一塊匾額。


    
一位95歲的老太太,因為胃癌出血,不開刀可能2、3天就走了;但如果開刀,風燭殘年的體力能否負荷也是個問題。在兩難的情況下,吳志雄把病人的家屬找來,告之實情:「如果要開刀,該注意的都會注意,我會盡量幫助她;不過,也有可能心臟受不了,在開刀床上就走了。」家屬決定搏搏看,後來成功完成手術,老婦人順利出院,就沒再來門診。

 

一直到手術後的第3年,有一天,2位紳士來找吳志雄,原來是老婦人的弟弟,他們來告知老婦人往生的事,之後深深一鞠躬,謝謝他讓老婦人多活了3年。


    
另外一位95歲的老先生,因胃癌阻塞胃部,沒辦法吃東西,但他的肺發炎,又營養不良,開刀的風險太大,吳志雄打算幫他放一根管子在腸子裡,作為灌食之用。可是,老先生寧可開刀,因為他住在安養院,沒人幫他灌食,吳志雄只好幫他補充營養,花2週的時間細心照料,把白蛋白從1.3拉高到3,才進去開刀。這次手術也成功了,老先生順利回到安養院。


    
吳志雄的信念是「生命不可以輕易放棄」,醫師能做的就是「救人」,尤其看到病人從被送進醫院時的痛苦模樣,到最後,好端端走出去,吳志雄說:「那種感受難以言喻,實非外人能體會。」


    
最近他替一位已經80歲、罹患胰臟癌的老先生開刀,由於術後情況很好,吳志雄建議開始做化療。老先生回來門診時,總是緊緊握住他的手,表達心中的感謝,而被緊握雙手的那一剎那,吳志雄也深深覺得:「pay back everything!」

 

吳志雄的養生之道——ENJOY每件事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吳志雄是病人心目中的好醫師,然而,被問起如何照顧自己的身體時,他卻招出:「我不吃補藥,也不知道怎麼養生。其實,醫師常是最不好的病人。」


     
53歲的吳志雄有高血壓,平日須靠藥物控制,但他常忘記吃藥,總是出門後才接到太太的電話:「你今天又沒吃降血壓的藥!」為了提醒自己按時服藥,現在他的藥會被直接端上餐桌,因此,吳志雄的早餐除了一盤水果,就是一盤藥。


    
儘管沒有刻意養生,年過半百的吳志雄,每天仍精力充沛,一天工作超過12小時也不喊累。他想了一下才回答:「跟一群有效率的人一起工作,每天都覺得自己有所進步,上起班來心情也才愉快;每週一天在開刀房,更是莫大的享受。」


    
吳志雄為何總是精神奕奕,追根究柢,他把上班時的愉快心情當作養生之道,「有些人上班時,總是愁眉苦臉,上班若有壓力,就不夠衛生;我做每件事都很『enjoy』,這大概是我的養生之道。」

 

編按:本篇報導為《大家健康雜誌》2005年11月專訪內容。吳志雄醫師現為恩主公醫院院長。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