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厭世」令人擔憂,但事實上根據資料統計,癌症患者在確診後兩年內自殺的比例是最高的!有研究指出,癌友罹患憂鬱症的比例近1/5,自殺率比一般人高出2.5倍,而且不只如此,就連罹患心肌梗塞與中風等疾病的風險,都在短時間內變得很高。到底憂鬱症是如何伴隨疾病而來?罹患哪些疾病容易併發憂鬱症呢?
萬芳醫院精神經科主治醫師潘建志表示,在他的看診經驗中,乳癌患者併發憂鬱症的比例高達60%,失智症患者罹患憂鬱症的比率則為30~40%,且年長者較年輕人易罹患憂鬱症,也就是隨著年紀增長,得到憂鬱症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加。有一部分原因來自健康上的問題,年紀大了,毛病自然較多,身心因素都會影響併發憂鬱症的機會。
1. 主觀心理壓力(心理)
即面對生離死別、家庭負擔而產生的的心理壓力,也包含疾病本身產生的疼痛,或治療過程中伴隨的痛苦所產生的精神上的折磨,例如:癌症在化療過程中的苦痛,易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而併發憂鬱,幾乎所有癌症與重大疾病(心肌梗塞、中風等)皆有此種壓力。
因身體某部位功能受損,使得腦部機能不平衡,此情況常先發現憂鬱傾向,才確診該疾病,且易有被害妄想、聽幻覺等症狀出現,如老年失智、甲狀腺功能低下、腦癌、胰臟癌等。其中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因甲狀腺素分泌不足,容易有嗜睡、食慾不振、情緒不穩等症狀,嚴重者可能併發憂鬱症。
療程中所服用的藥物,像是化療藥物本身或是抗荷爾蒙用藥,如Tamoxifen,都可能使腦部、荷爾蒙、體內化學物質、免疫功能產生改變,另外,某些療程可能會使婦女的女性荷爾蒙變少而提早停經,出現憂鬱情形。
至於大腦功能變差引起憂鬱症的機轉,與「生理原因」導致憂鬱症有異曲同工之妙,多由內科相關疾病所引起。像是腎臟病中的尿毒症,會導致患者代謝廢物的能力下降;若罹患心肺功能疾病,則會使血液中氧氣攜帶量不足;若罹患肝硬化、肝炎、肝癌,易使排毒與代謝能力大減,皆可能影響腦部功能,進而產生憂鬱情緒。
許多癌症病友會將治療期間感到「疲憊」視為理所當然,甚至有患者因癌疲憊心力交瘁而放棄治療。事實上,癌症病人覺得累或疲憊,是可以改善的。根據統計,臺灣有7成癌友都患有癌疲憊,「癌疲憊」為「癌因性疲憊症」的簡稱,指的是癌症本身或治療造成的疲憊感,為身體、情感與認知在主觀意識上出現持續性疲累的痛苦感受,且此疲憊與近期的活動量不成正比。
過去治療癌疲憊,多以類固醇、興奮劑為主,但這類藥物不僅存在副作用疑慮,也較容易成癮,而黃耆多醣注射劑則提供另一種選項。根據臺灣本土研究顯示,在接受黃耆多醣注射劑治療的患者中,癌因性疲憊症改善比例高達7成左右。另外,目前最有效的非藥物治療是運動。
找回失去的生活重心
有助癌友遠離憂鬱困擾
此外,口腔癌患者過去常把「香檳酒」(香菸、檳榔、酒)當成快樂泉源,除了罹癌後必須戒掉菸、檳榔、酒,手術治療也很容易造成破相,出門還得小心翼翼地戴口罩遮掩,不免憂鬱找上門。而胃癌、食道癌患者,連「吃」這個最原始的生活享受都被剝奪,許多病人甚至要用鼻胃管餵食,失去了基本尊嚴,憂鬱也容易趁虛而入。
林帛賢醫師強調,癌症病友感到憂鬱、焦慮是很正常的,代表他們想要把癌症處理好、想將飲食控制住,但過度負面的態度像是「控制不了」、「再也沒希望」、「想逃避」等想法,可能會將憂鬱情緒惡化成憂鬱症,影響患者治療動力。假如憂鬱、焦慮的情緒已讓自己喪失治療的動力,建議盡快向醫師求助。
潘建志醫師提醒民眾,不論罹患何種疾病都要正向思考,切勿過度焦慮,有些患者會病急亂投醫地尋找另類療法或重複檢查,反而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另外,有些病患不願意看精神科,如恐慌症病友,常跑到心臟科、急診處就診,不但無法對症下藥,還會延緩就醫時間。呼籲民眾要有正確的心理衛生知識,一旦發現症狀最好盡早就醫,以免耽誤病情,造成更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