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心靈活水 照顧陪伴 當意外影響容貌,4技巧助患者走出情緒關卡

當意外影響容貌,4技巧助患者走出情緒關卡

出處/ 2018年10月號/第375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6727
收藏 瀏覽數 : 6727
當意外影響容貌,4技巧助患者走出情緒關卡
八仙塵爆、癌症、截肢、中風、失明……這些嚴重的意外或傷病,常造成當事人的容貌、生活功能缺損。憂鬱、無力的情緒不僅困擾當事人,還會蔓延到整個家庭。究竟當親友發生不可逆的重大傷病時,該如何陪伴他走出情緒泥淖?
 

藝人Selina曾遭火吻,復原的過程十分艱辛,幸好現在已走出困境,亮麗自信。若家人也因重大的意外或傷病,影響外觀或肢體功能,長期處於低潮,要先處理情緒,才能面對事實,進而展望未來。臨床心理師及精神科醫師建議以下技巧,不妨試試,幫助家人度過難關,生出新的智慧與勇氣!

 
重大傷病不只產生心理創傷
還影響社會適應

臺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臨床心理師李妍緹分析,重大傷病患者容易出現兩種層次的憂鬱情緒,第一種是「傷病本身」造成外觀改變受損,或失去某些功能,而感到「失落」、「殘缺」等感受,也就是自己對傷病的調適;另一種則是這些改變,可能進一步影響到他們與外界環境互動的過程,亦即「社會關係」或「社會角色」轉變,所以適應的過程比較複雜。

李妍緹臨床心理師曾遇過截肢的患者,一開始沒有受到截肢的打擊影響,卻因後續失去工作而陷入憂鬱情緒;也曾見過乳癌患者切除乳房後,因而影響婚姻。如果意外或傷病衍生出失業、失婚等新的問題,處理的層面又會擴大,所以親友的耐心與智慧也要更多。若面臨難以處理的層面,仍建議尋求專業協助。

在疾病調適歷程要花多少時間、精力才能適應,跟患者過去的人格特質、價值觀及自我概念有關。同樣是身體器官或肢體損傷,有些人能找到新的定位與價值,有些人卻長期鬱鬱寡歡。

李妍緹臨床心理師分享,很多案例來諮商,只有前幾次談傷病調適,後來主要是在處理患者過去的性格、價值觀、自我概念、甚至家庭關係等議題,因為這些議題也會進一步影響患者對傷病的態度、行為或決策。所以,親友千萬不要以為安慰當事人「不要想太多!一切都會好轉。」或說「沒有你想得這麼嚴重」,就可以讓患者舒心,畢竟情緒調節力是由過去的生活經驗累積、學習而成的。

理想的陪伴方式,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適當地同理、傾聽及接納病患,並提供需要的支持。如果自己也感覺壓力大,應該尋求其他親友的共同協助或心理專業者的幫忙;以免最終陷入負面循環,產生家庭內的壓力風暴。以下針對4種患者常出現的情緒關卡,建議排解技巧:

 
關卡1
當他說:「我不想活了」
「不要治療了!」

提醒親友不能只聽表面上的抱怨,要釐清病患沒說出口的擔憂或糾結。李妍緹臨床心理師提醒:「最重要的是要找出情緒背後的內在動機,病患不是表面樂觀就沒事、沉默寡歡就是憂鬱,也不是積極治療就不需要旁人關懷,或者不想到醫院治療就是不想求生。要看透病患語言、行為背後的動機,陪伴他們認清楚目前的情緒和現況,才有可能開啟他拒絕治療的關卡。」

有時,病患情緒沒有紓解,需要旁人去同理、傾聽,讓他把情緒、擔憂講出來,「先處理情緒,才能解決問題。」李妍緹臨床心理師以「化療產生掉髮」為例,來說明安慰對方的三個步驟:
 
1. 先接納他在意的點

NG說法》不要管掉髮,沒有人在看你啦!

正確態度》我知道化療會大量掉髮,這件事對你影響很大!
 

2. 接著提出我們的擔心

NG說法》你應該去治療,不然會讓病情惡化。

正確態度》但我很擔心你,如果不治療,會○○╳╳。
 

3. 彼此討論可接受的權衡做法

正確態度》我們要不要一起去挑帽子或假髮?這樣能改善外觀,也能持續治療,讓病情改善。

 
患者有時抱怨,並不代表真的不想治療,旁人必須看懂他是被情緒卡關,不是真的放棄。在陪伴過程中,情緒一定會重複卡關,必須不斷使用這樣的同理技巧,協調出有用的解決方式,才可能逐漸處理掉負面情緒,找到好的適應定位。
 

關卡2
戀棧過去
拋不掉殘缺感、失落感

刻意避談殘缺的事實,反而是種逃避!臺北醫學大學精神科醫師黃宇銳分析,在八仙塵爆的事件中,有位短跑健將的顏面與身體都受到灼傷,很有可能因為肢體關節攣縮,往後的運動能力無法恢復到從前,其實可以先陪伴他一起照鏡子,然後再陪他適應新的身體狀態。技巧上仍然以大量的同理為主,其實澄清患者的不舒服,就是為他分憂。但展望未來,不應以「恢復原狀」為目標,應以邁向「新的身體平衡狀態」為目標,並把重點放在「每天的進步」上。

假設是右手受傷,要鼓勵患者「只要每次復健,比昨天更進步就很棒!」不要期待右手一定能恢復到跟健全的左手一樣。如果一開始期望太高,後來沒有達成,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失落。

黃宇銳醫師提醒,親友需要具備「正向的想像力」,不論是在復健過程中,還是對未來的願景,都可與患者朝正向的方向討論,也就是「雖然目前的基礎是這樣,但想像未來有可能達到什麼樣的新平衡,並思考有哪些方法可以達成。」

在新的平衡狀態裡,有更強的自信及跟過去不同的優點,這是要引導患者前進的道路;但前提是「面對、處理情緒的基本功」要先做足,才可能讓患者真正放下過往,願意面對當下的自己已經不同,進而朝新的願景努力。

文未完,全文請見紙本雜誌。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會員登入可線上瀏覽全文。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