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老是做這種事讓大家生氣?」聽到別人對你說這句話時,不知道你心裡的感受是如何呢?可能會對他人生氣,或是對自己自責吧!時常到各地分享親職議題的諮商心理師──胡展誥,常常在個人粉專《遇見嘿狗狗──胡展誥》分享在生活中遇到的插曲,精確分析出問題背後的道理,並且溫柔的鼓勵臉友們,可以學習改變自己的方法。
在胡展誥心理師「溫柔地與自己對話」的貼文中,他分享人們想改變某個行為,卻一再失敗時,可以如何與自己對話的三個方法,轉換一開始感到「自責、沮喪」的心境,同時也讓自己學習抽離負面情緒。用這樣的改變方式,也能夠鼓勵到身邊的親密家人、愛人甚至是公司裡的員工呢!
《第一步》好處
問問自己:目前的行為讓我帶來什麼好處?
雖然當下的行為可能不是恰當的,甚至在他人眼中是一項壞習慣、不該做的事,因此如果用責備的方式,自己就會心生抗拒;但理解與溫和的對話可以讓人卸下心防,正視自己的行為。在個人眼中,壞習慣背後的「好處」,往往也反映出「自己的需求」,並沒有好壞的區分。
例如:
*打架是錯的,卻能幫助孩子鞏固地位保護自己
*大吃大喝是不健康的,卻能迅速幫助自己紓壓
*拖延是不對的,但至少當下可以跳脫討厭的事
*大聲謾罵可能傷害關係,但至少可以抒發情緒
嘿狗狗教你,可以這樣詢問自己:
「我知道我很想(我內心的需求)___,對嗎?」
《第二步》代價
問問自己:為了獲得這些好處付出什麼代價?
因為這些行為對自己或他人造成一些負面影響,才會引發別人的不滿、或者自責:「這樣不好,需要改變」,但其實這些「代價」都不是自己的本意,而是不適當行為所造成的副作用,其實自己只是想要滿足自己想得到的好處、需求。
例如:
*打架造成別人對你的誤解與負面標籤
*大吃大喝造成體型變化或健康的警訊
*拖延造成團隊進度落後甚至丟掉工作
*大聲謾罵造成人際關係疏離或衝突
嘿狗狗教你,可以這樣詢問自己:
「造成___(代價、最後的結果),是我真正想要的嗎?」
《第三步》替代方案
問問自己:更適當的替代方式是什麼?
需求沒有對錯,只是做出的行為在不適當;我們可以這樣思考:有什麼更適當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找到保留好處、但仍避免代價?在生活慢慢嘗試不同的方法,讓自己更妥當的觸理情緒與事情。
例如:
*除了打架,還有哪些方式可以保護自己?(例如:尋求師長協助)
*除了大吃大喝,還有哪些方式可以紓壓?(例如:看電影、聽音樂)
*除了拖延,如何可以更有效率完成工作?(例如:事先規劃每日行程)
*除了大聲謾罵,更有的溝通方式是什麼?(例如:先理解他人的感受,多傾聽、少說)
嘿狗狗教你,可以這樣詢問自己:
「如果想要___(達成這件事情),我還可以嘗試___(哪些更適合的方法?)」
自己的壞習慣在他人眼中可能是長久都沒有根除的行為,有的朋友會好心提醒自己,不應該用情緒性的去解決問題,但長久的提醒若沒有看到改善,好意最後可能會變成責備、謾罵,但這也會讓被斥責的人失去改變的動力;以上三個不同的對話方式,可以更認識自己內心的需求,也代表著用接納的方式,勇敢面對自己的行為!
如果試了卻無效呢?胡展誥心理師認為其實沒有關係,至少這種較為「溫和」的對話不會產生太多負面情緒,減緩了自己的心與對他人情感的傷害。
胡展誥心理師於貼文中分享「與自己溫柔的對話」三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