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心肌梗塞",共有78筆資料

抽血就能驗!5大指標,檢測身體是否發炎

別以為心肌梗塞猝死是高血壓患者的專利!新聞三不五時就會報導,不菸、不酒、身材標準、熱愛運動健身、無三高問題的人,卻突然心肌梗塞猝逝,令親友措手不及。其實某種程度可推測是體內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惹的禍。究竟該如何知道身體是否處於發炎狀態?有哪些發炎數值,可透過抽血來檢測?本文教你檢視5個常見的健檢數值,揪出體內的未爆彈!
2017-12-19

減肥吃肉不吃飯,復胖更難瘦

為了維持曼妙身材,愛美人士無不使盡全力嘗試減肥,從減肥藥、瀉藥,甚至各種偏方無所不試。有國外研究指出,吃肉不吃澱粉,比其他減肥法有效、快速,它真是打造窈窕身材的捷徑嗎?《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最新研究顯示,參與實驗的肥胖者使用低醣減肥法減重,減肥及改善膽固醇的效果都比其他減肥法有效。而一般民眾對低醣減肥法的認知是:不吃米飯、麵包等會轉換成醣分的澱粉類食物,但多吃肉類、蛋白質食物,有些人甚至因此肆無忌憚地大吃肥肉、蹄膀或冰淇淋。
2017-12-12

打造抗發炎體質,4種NG行為別再犯

研究發現,身體長期處於不正常免疫反應,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加2~3倍。不過,只要從源頭阻斷發炎反應,即便是三高病人,也可明顯降低心肌梗塞、腦中風發生的機率。其實只要從少吃地雷飲食、改善NG行為著手,就能成功打造抗發炎體質! 業務高手孝珍長期處於高壓的工作環境,為了升遷和獎金,經常起早晚歸拚業績,為了和顧客博感情,自然少不了常出差及喝酒應酬,甚至常得和同行爾虞我詐一番。孝珍一直以為自己「壯得跟牛一樣」,直到身體常長蕁麻疹,半夜癢醒,或胃酸逆流而咳醒,加上血壓、血糖及膽固醇逐年升高,才讓她不得不挪出時間進行全身健康檢查。
2017-12-01

擔憂心肌梗塞,哪些指標可檢測身體是否發炎

如何知道身體是否處於發炎狀態?有哪些發炎數值,可透過抽血來檢測?常聽到「C-反應蛋白」和「同半胱胺酸」,到底是指什麼?本文教你檢視5個常見的健檢數值,揪出體內的未爆彈! 57歲的吳協理不菸、不酒,平常也會跑步健身、維持標準身材。有一回因工作熬夜一整晚,正要入睡時卻感覺心絞痛,送醫後被診斷為心肌梗塞。雖然在緊急手術後幸運地撿回一條命,但醫師卻驗出他血中「CRP濃度」高達20mg/L,證實發炎程度偏高。吳協理不解,明明自己平時三高數值都很正常,為何還會心肌梗塞?究竟在發病前,有什麼指標可以預測呢?
2017-12-01

痛風鍋吃到頭暈,身體發出什麼警訊?

台灣人愛吃鍋,除了湯頭要好、肉質要新鮮以外,為了滿足「肉食族」,不少火鍋業者紛紛打出「比臉大的肉片」、「滿滿的大肉盤」等噱頭來應戰,甚至還有標榜讓你吃到痛風的巨無霸海陸鍋,吸引不少老饕朝聖!不過,醫師提醒,品嚐痛風鍋要「量力而為」,否則一下子吃太多、吃太飽,可能出現頭暈症狀,離開餐廳時,若吹到冷風,血管迅速收縮,還可能誘發阻塞性腦中風和心肌梗塞,不可不慎!
2017-11-24

鬼壓床還是心臟出問題

深夜熟睡到一半,胸口好像被一道莫名的力量壓著,整個人動彈不得,難不成......遇到「鬼壓床」?究竟是運氣差被鬼纏身「卡到陰」,還是身體可能出了毛病?
2017-11-19

預防冬天心肌梗塞、腦中風,跟著中醫師喝藥膳茶、學會按壓3穴位,遠離高血壓!

本周氣溫驟降,你的血壓開始不受控制嗎?高血壓是腦中風、心肌梗塞等致命性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常聽人說,降血壓藥物必須持續吃,若被診斷有高血壓,不想吃西藥,中醫的穴位按摩及藥膳茶飲,對於穩定血壓能幫上什麼忙?
2017-10-19

【健康懶人包】如何預防心臟病?工程師、A型人格要當心!

2016年的十大死因,心臟病仍位居第二位,長年高居排行榜前3名。每年心臟病奪走上萬條人命。心臟病發,總讓人措手不及,時而所聞突發的心肌梗塞,讓人不勝唏噓。很多人有心臟病卻不自知,莫名昏厥才發現問題嚴重。心臟若有問題,身體可能發出哪些警訊?想要照護心臟健康,哪些護心食物能幫忙?哪些生活習慣要養成呢?本篇心臟病健康懶人包,教你如何預防心臟病。
2017-07-18

周邊動脈疾病,需要截肢嗎?

近年來,國人罹患血管疾病的比例急遽升高,周邊動脈疾病嚴重者,可能還得面對截肢的命運,但隨著醫學發達,此類疾病的治療方式也進步良多,早一步避開危險因子,不諱疾忌醫,就能擁有健康的雙足。
2017-07-11

高血壓的致命連鎖反應

高血壓不是病,但每4.5小時就有一人,死於與高血壓直接相關的疾病,若再加上腦血管、心血管等併發症,威脅性直逼十大死因之首的癌症,然而,臨床上僅有1/4的病人知道自己血壓過高而求醫,你對自己的血壓有多了解?「紅光滿面」常和「喜上眉梢」、「好事連連」等詞句連在一起,其實,對於血壓偏高的人來說,如果無緣由的臉紅、心悸、暈眩、頭痛,可要小心是不是血壓突然竄高,甚至是即將中風的前兆。高血壓病的病因複雜,目前多數學者認為,應為外界不良刺激,使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過程失去平衡,導致皮層下血管舒縮中樞調節失常,而形成高血壓病。
2017-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