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情緒",共有259筆資料

那些《比悲傷更悲傷的事》教我們的愛情課題

由劉以豪、陳意涵主演的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上映不到一個月,票房就突破2億台幣,榮登2018年最賣座電影,片商也打鐵趁熱,釋出粉絲敲碗期待已久的電影主題曲《有一種悲傷》劉以豪版本。雖然該片翻拍自2009年南韓電影《最悲傷的故事》,但是當年的韓國電影並不賣座,直到導演林孝謙改編翻拍,加重了劇中配角的感情戲,才讓原本老套的劇情增添幾許味道,也將整部作品的揪心程度推到更高的境界。
2019-01-07

當親友被另一半情緒勒索,該如何打醒他?

筱琦就讀大學的弟弟平常很節省,但不知道為什麼最近跟父母要零用錢的次數變多了。某次姊弟倆促膝長談,筱琪才發現,原來弟弟為了取悅新交的女朋友Mandy,已經把過去一點一滴存下來的積蓄都花光了!而且Mandy似乎完全不體諒弟弟手頭緊,要求愈來愈多,前一天還說想要一台蘋果新出的電腦,甚至說出:「你不是愛我嗎?那就買一台給我啊!」讓弟弟開始認真上網找打工資訊,就為了讓她開心!令筱琦苦惱不已,不知道該怎麼在不傷及姊弟感情的情況下,打醒默默付出的傻弟弟?
2019-01-03

子女和父母溝通,要懂的應對藝術

孝道是華人傳統文化中的一種美德,然而,在臺灣許多50歲以上的父母眼中,「孝」就是「順」,好像有「順」才會有「孝」。因此,父母常在不知不覺中使用「情緒勒索」的方法,迫使子女妥協、表達孝順。研究指出,人會隨著年紀增加而愈來愈固執,面對愈老愈難溝通的父母,專家建議透過四個步驟來杜絕情緒勒索!
2019-01-02

婆媳問題都是親子問題?小夫妻怎麼面對控制狂父母

對許多新婚夫妻來說,婆媳關係是婚姻生活中最難解的習題,尤其先生夾在媽媽和太太中間,需要很高的智慧調解溝通。其實想控制子女的父母,大多源自於自我匱乏與夫妻系統失能,小夫妻要先面對自己的感受,了解愛父母不必埋葬自己的幸福,再關注父母為什麼會焦慮、不安,協助父母修補關係,才可能打破過度控制的循環……
2019-01-02

別抓著孩子過生活,50歲後提早準備人生下半場

當兩人結婚後,要互相扶持照應的甜美承諾,不知不覺在光陰與現實中磨損,有些父母無形中將生活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將孩子遞補為伴侶的角色,不自覺的成了別人口中指控的「控制狂父母」,讓孩子感到龐大壓力,不時想逃。如何避免這一切,不靠孩子刷存在感,有些事你現在可以先明瞭……
2019-01-02

今天快樂嗎?測測情緒指數

生活步調愈來愈緊湊,現代人承受的壓力節節高升,你是否也會喘不過氣、吃不好、睡不著、心情低落?透過簡單量表測測近來的心情起伏,試著覺察壓力源、尋求支援,早日重拾快樂好心情。
2018-12-26

心怦怦跳,是焦慮還是心臟病?

焦慮症者有失眠、體重減輕等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狀;也會出現胸痛、心跳急促等心血管疾病反應,讓病人到處求醫……到底哪些疾病易和焦慮症混淆?該如何區隔?
2018-12-25

大學新鮮人不適應校園生活,該怎麼辦?

開學兩個月,剛升上大學的新鮮人,面對有別於以往的讀書環境、學習方式及同儕關係,是否已適應了?根據《美國心理學會》2018年9月發表的研究指出,全球八個工業化國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大學新鮮人表現出符合診斷的精神疾病症狀。
2018-11-21

該讓孩子在學校過生日,請同學吃點心、送小禮物嗎?

「女兒生日快到了,老公問我要送同學什麼禮物,雖然我很不想這麼做,覺得生日送禮很沒意義,但老公卻叫我不要管意義,還說:『大家都這麼做,你就照做就好了!不用想這麼多!』我不懂,為什麼孩子開心的生日卻變成家長的壓力……」這是一位幼兒園媽媽的貼文,原本只是想在社群上分享無奈心情,沒想到卻引起廣大迴響,許多家長紛紛留言表示贊同,甚至還有媽媽擔心,深怕孩子會因此產生比較心態,究竟孩子生日該不該送同學禮物、或是帶小點心請全班吃呢?
2018-11-15

憂鬱兒童技能缺損率高六倍,需要師長耐心察覺

根據最新研究指出,有憂鬱症狀的二、三年級孩童比沒有症狀的孩童,在技能缺損的比例上高出約六倍,但師長較難辨識孩子的憂鬱症,反而比較能辨識與憂鬱症的長期風險有關的症狀,如:社交問題、注意力不集中和技能缺陷。
201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