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憂鬱",共有751筆資料

不會和主管應對溝通、新鮮人壓力大?研究:工作壓力比肥胖更易生病

一批批職場新鮮人畢業季後陸續投入職場,面對試用或是適應新環境的前幾個月,情緒難免起起伏伏,有些人試用期滿,順利取得職場門票,有些人卻還在摸索、習慣新環境。根據勞動部發布的「2016新鮮人職場適應狀況大調查」發現,「工作壓力大」、「與主管應對溝通」是新鮮人最難適應的事件。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於2015年指出,長期處於工作壓力狀態,比低活動度與肥胖更容易增加疾病風險。
2017-10-02

台電淨灘做環保,也做公益!連續5年協助董氏基金會推動兒童及青少年憂鬱防治工作

台灣電力公司在每年中秋節前夕,會號召全台電廠員工,並邀約周邊鄰里居民一起淨灘做公益,2017年邁入第24個年頭,同時這次也是與董氏基金會在憂鬱症防治工作上,連續第五年的公益合作。
2017-10-02

退休後別只顧玩樂,找尋新重心,生活不空虛

每天汲汲營營、在工作中打轉,不少上班族都很嚮往退休後的生活,但退休後的日子真的「卡快活」(臺語)嗎?調查發現,平均每5個退休後的老人,會有1人受憂鬱情緒所苦。當少了成就感的來源,不少退休族會因頓失生活重心,而變得茫然、焦慮不安,到底該如何緩解失落的情緒,才能為下半場人生再添光彩?
2017-10-01

爸媽鬱鬱寡歡,不看醫生怎麼辦?

當家中長輩突然變得鬱鬱寡歡、經常失眠,已經到了該看醫師的地步時,老人家卻礙於面子,怎麼都勸不聽!該如何讓爸媽願意到精神科就診?子女溝通時,又該避開哪些錯誤的回應地雷呢?
2017-09-30

自殺問題與失眠有關?不要讓「睡眠障礙」影響情緒,釀成憾事!

根據統計,憂鬱症患者因自殺而身亡的比例高達一成五,如何減少自殺率成了憂鬱症防治最重要的一環,世界衛生組織亦將每年的九月十日訂為「世界自殺防治日」。不過,自殺到底能不能預防?根據一篇2017年6月刊載於《臨床精神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治療失眠有助於改善情緒健康,降低自殺的發生。
2017-09-07

憂鬱者易得其他精神疾病嗎?

患者常常會問:「醫生,我是得了憂鬱症,還是焦慮症?」這句話有兩種意涵:1.病患的病識感不夠,2.患者可能除了憂鬱,也有情緒緊張焦慮的問題。病識感需要醫師的解釋、說明,至於到底是憂鬱症、焦慮症,還是憂鬱症同時共病焦慮症,則需要醫師仔細詢問病史、觀察病程,做好鑑別診斷,才能得到完善的解答。 國外研究顯示,憂鬱症患者共病焦慮症的終生盛行率約50%,有1/4的憂鬱症患者同時濫用藥物。若這些共病(comorbidity)的精神疾病沒有被診斷出來,憂鬱症將不易治癒。到底憂鬱症患者還會罹患哪些精神病症?
2017-09-01

想要快樂和幸福很簡單?試著每天這樣做……

不管小孩大人都有壓力大、心情不好的時候,不快樂時,其實用幾個小方法就可以讓你用正能量對抗外面世界的挫折以及不順遂!用笑容改變世界,也可以拯救低落的自己!讓這篇文章告訴你,生活中的幾個小動作、簡單的運動或者吃哪些食物,都可以增加小確幸,讓自己快樂起來。想讓自己快樂迎接每一天,就繼續看下去吧!
2017-08-20

心情不好,老是提不起勁,是什麼原因?

「不知道為什麼心情常常不好」、「每天都提不起勁」、「每件事情都做不好」……,當出現這樣的情緒低落常達兩個禮拜,就要小心是「憂鬱」找上你了。翻開報紙的社會版面,常常出現許多自殺案件,「憂鬱」卻是這些人常見的共同特徵。什麼是憂鬱症,當發現自己或親友有憂鬱的傾向時,除了就醫外,你可以怎麼做,讓自己或親友重拾笑顏?
2017-08-16

小時體重過重,長大罹患重度憂鬱症的機率較一般人高?

孩童年幼時肥胖,恐對身心帶來影響,根據一篇2017年5月刊載於「每日科學」(ScienceDaily)的研究指出,體重過重,特別是小時候就出現的肥胖,會大幅增加一生中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
2017-08-14

男人歌唱給誰來聽?為何男人有苦卻不說……

男人有苦說不出嗎?為何身邊男性朋友較少訴苦?為什麼男性較少開口求助?根據衛福部105年死因統計發現,男性(68%)自殺身亡比例高於女性(32%),而根據衛福部公布104年全民健康保險統計,發現男性於精神科就診率僅不到一成,若依年齡分析,20歲以上男性就診率較女性低。
2017-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