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憂鬱",共有760筆資料

乳癌患者曾有情緒問題,患創傷後壓力症的風險大增

最新研究顯示,如果乳癌患者過去曾有情緒和焦慮問題,罹患創傷後壓力症(PTSD)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倍。
2008-07-01

漫畫鬼才麥人杰》堅持創作理想,彩繪人生

被譽為「漫畫鬼才」的麥人杰,20歲時就嶄露頭角,1984年奪下「全國漫畫大擂台」冠軍,創作領域橫跨漫畫、動畫、電影、網路。近年來,台灣最成功的一部動畫片「魔法阿嬤」就是出自他手。他是最貼近孩子心靈的「麥叔叔」,他對最新連載的漫畫故事進度,比小朋友們還瞭如指掌,偶爾還會打趣笑他們說:「看單行本?遜!我可是看周刊的,知道最新的進度。」……
2008-06-18

金曲歌手王宏恩》在非洲上了永生難忘的一課

王宏恩,從山林歌者到金曲獎加冕的音樂創作人,音樂路上看似順遂的他,其實也曾有段事業空窗期,過著行屍走肉的日子。後來,參加世界展望會,看到許多人活在窮苦中,內心卻比任何人快樂,自此體會到,學習擁抱困境、扭轉看事情的角度,不管怎樣都有希望!8月,炎炎夏夜裡,在台北最繁華的信義區「101」廣場的舞台上,一位背著吉他的原住民青年,以清澈嘹亮的歌聲、熱情豐沛的生命力,及風聲、鳥叫、蟲鳴的山林氛圍,帶領台下的觀眾,從喧鬧的都會頓時進入群山環抱的世外桃源。
2007-10-01

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能哭是幸福的

總是在舞台上演繹屏風後的真實人生,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的真實生活就如同舞台上一般情感奔放,毫不隱藏。他說,「大聲哭、大聲笑,不要壓抑情緒,就不會累積壓力」。
2007-07-05

傾聽與陪伴

陪伴憂鬱症的朋友,傾聽與陪伴是「唯一」,也是最「積極」的方法。
2006-10-01

忘憂大募集,助學子心情起飛

根據董氏基金會最新的調查發現,1/4的大學生有嚴重憂鬱情緒,需要專業的協助;每5位大學生就有2位自覺壓力到達臨界點。在大學之門漸成為「藍色大門」之時,教育部、7-ELEVEN與董氏基金會共同舉辦忘憂大募集──圖文創作、短片及網頁競賽,藉此鼓勵大學生運用創意與生命經驗,化為「憂鬱處方箋」,幫助學子們脫離憂鬱泥沼。
2006-01-01

戒菸可趕走憂鬱

香港一項調查訪問332名戒菸成功者及其家人,有58%的受訪者表示,戒菸前曾出現憂鬱症狀,戒菸後僅剩下37%的人有憂鬱症狀。香港學者指出,許多人為了舒緩緊張的情緒而吸菸,染上菸癮,但菸品中的尼古丁成分會影響神經傳送途徑,導致情緒失調,造成抑鬱症狀。 根據國際其他相關研究文獻指出,吸菸者罹患憂鬱症的機會比不吸菸者高出4倍,更有88%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為菸槍。
2005-09-01

憂鬱症治療為何無法使所有患者復原?

現有的憂鬱症治療為何無法使所有患者復原?日新月異的醫療進展,替憂鬱症患者在治療及用藥上,開啟了新的方向。
2004-07-16

醫生和洋娃娃

六月初的寧波市夜裡涼風徐徐,站在三江口的橋畔,有著濃濃鄉情的嘉隆實業朱英龍董事長指指左邊那棟高樓,一會兒又指指右邊的一座大廈稱意地說:「幾年前這些都是沒有的,建得真快。」從江邊浮出的一輪明月,似乎也見證著這快速建設的城市。會有這一趟寧波行,實在不是偶然。一方面,朱董事長在這幾年往返兩岸間不斷地傳遞心理健康促進及憂鬱症預防觀念;另一方面,四月初董氏基金會正為台灣二百四十萬青少年推動「向陽計畫」的同時,也看到社會環境急遽變遷的中國大陸,由國家衛生部及教育部為促進三千萬的大陸青少年心理衛生健康,共同啟動「陽光心理工程計畫」,於是應邀安排將董氏基金會推廣憂鬱症預防的經驗分享介紹給寧波市。
2004-07-04

宗教界正視憂鬱症,搭築信仰與醫療的橋

憂鬱症是21世紀的三大疾病之一,它正侵蝕著台灣民眾的心理健康,伴隨憂鬱症狀引發的自殺事件也不斷在社會各角落發生。 6月15日衛生署剛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自殺已連續七年擠進國人十大死因,顯見國人自殺情況日益嚴重,平均每日有8.75人自殺。同時,根據2003年中研院鄭泰安教授發表的研究顯示,台灣地區87%自殺死亡個案生前曾罹患憂鬱症,顯見憂鬱症對國人生命、身心健康影響之巨,不容忽視。
200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