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老人",共有200筆資料

長輩吃不下、沒胃口?別再只給流質食物,5招幫長輩更有食慾

享受美食能產生快樂的感受,長輩牙齒咀嚼功能退化、唾液分泌少而吞嚥困難,家人別再只給流質、糊狀食物,因食物失去美味,可能更讓人沒食慾、加重厭食,導致營養不足而衰弱、肌少症,提高疾病發生率,甚至加速失能。董氏基金會建議5招幫長輩更易咀嚼吞嚥、避免進食時嗆咳,享受由口進食的幸福!
2022-04-27

20世代年輕人孤獨感比老年人高!四個方法練習改變

提到孤獨,你會想到什麼樣的畫面?獨居的老人?身邊沒有朋友或親人陪伴?事實上,20歲左右的年輕人可能比其他年齡層的人更易感到孤獨。對未來感到迷惘和渴望獲得親密情感,可能是讓年輕人感覺孤單的潛在原因。年輕人該怎麼重新與人們建立更緊密的連結或親密關係?
2022-04-14

老年人較易感到孤獨?還是「比較的壓力」加深孤獨感?

哪個年齡層易感到孤獨?資料可能隨著不同的年代與調查樣本或方法而有不同的結果。有資料顯示,最寂寞的族群是20~24歲與70歲以上的老人;也有研究顯示,40~44歲的族群較寂寞;也有20多歲後期、50多歲中期、80多歲後期較孤獨的說法。其實不分年齡,身處兩種情境,都會讓人們特別容易感受到孤獨或寂寞……
2022-02-20

孤獨是日趨嚴重的健康流行病,當心蠶食健康

你覺得孤獨只是種感受,只要學會共處,就沒什麼大不了?事實上,長期感到孤獨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孤獨會提高壓力荷爾蒙,造成身體發炎症狀,增加罹患心臟病、關節炎、糖尿病、失智症的機率。另外,孤獨也與憂鬱、焦慮、甚至自殺有高度關聯。近兩年防範新冠病毒蔓延所採取的隔離與封城措施,也使得孤獨問題變得更嚴重,讓許多人的心理健康狀況更加惡化……
2022-01-04

感到孤獨的年長者,平均壽命少3~5年!三招避免孤寂影響身心健康

據2021年7月發表於《美國老年醫學會期刊》的研究指出,與同齡的年長者相較,感到孤獨者的預期壽命比不認為自己孤獨者短。年長者在新冠肺炎的防疫規範下,可能面臨更大的孤獨風險,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長者三招,避免孤寂影響身心健康。親友平時可多透過電話、視訊傳遞對長輩們的關心,或趁著中秋佳節陪伴家中長輩。
2021-09-10

故宮尋寶趣:用藝術體驗引領樂齡族「創意老化」!

研究發現,有創造性的藝術活動能活化長者大腦,擁有較好的心理健康,也幫助他們對生活有更高的滿意度,因此台北仁濟院與國立故宮博物院攜手推出「故宮尋寶趣」課程,讓長者透過親近古文物,在藝術創作活動中發揮潛能與創造力。
2021-06-29

長輩專屬食譜「紅燒雞肉獅子頭、法式雞肉煎餅」營養美味吃出免疫力!

許多長者營養不良,不利預防感染性疾病,董氏基金會指出,除了均衡飲食外,攝取優質蛋白質非常重要。雞肉有飽和脂肪含量低、易咀嚼的優勢,以下提供紅燒雞肉獅子頭、法式雞肉煎餅食譜,幫牙口不好的長輩補充蛋白質(2024.0529更新)。
2021-06-29

老人該打AZ疫苗嗎?打莫德納更好?專家建議這樣評估

台灣的高齡者正在進行接種AZ疫苗,至今已收到67例接種AZ疫苗後死亡的報告,不過醫界與疫情指揮中心都認為死亡與疫苗沒有直接相關。專家反而強調確實有「打疫苗風險」的存在,有何方法可避免這些風險?除了長者,其他年齡層、其他種類的疫苗,是否各有不同的風險、可能的副作用,哪些是可以事先預防的呢?
2021-06-21

退休後老有所用,怎麼準備? 享受老後生活最積極做法就這1個

根據內政部的人口統計,台灣2021年第一季出生約3萬5千人,死亡則超過4萬7千多人,人口持續地呈現負成長,而且這個「生不如死」現象預估會持續擴大。在現代社會中,老年人到底可以做甚麼,不會成為負擔。要老有所用,到底可以怎麼「用」?
2021-06-15

睡眠、情緒和壓力會影響老人控制感。進而影響身心健康

一項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結果顯示,睡眠、情緒和壓力影響了老年人對於自己生活的掌控感,這種自我掌控感對身體、心理和情緒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20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