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經濟學家將家務工作量化為金錢後發現,女人做家事創造的勞動價值,凌駕多數男人的月薪。不過,現代婦女也許不必再花那麼多心力為家事傷腦筋,懂得用智慧、資源,一籮筐的家事也可以快樂零負擔!
許多女人在家事堆混戰20多年,才發現原來自己不喜歡做家事,卻被社會的既定觀念「家事就是媽事」綁住,儘管百般不願,還是得一肩擔下所有家務。
一項調查指出,台灣家庭中的女性,每天得花2.62個小時料理家務,先生只偶爾修修家電、倒垃圾,或「幫忙」接送孩子上下學,就已堪稱「新好男人」。以推廣「家事美學」為職志的家事女巫林素芬坦言,生子後回歸家庭之初,就是不喜歡做家事,才積極學習簡化及有效率處理家事,讓它成為不那麼難受,甚至是快樂的事。
化繁為簡 趁機休息再開工
自行開設貿易公司的陳麗蓉,舉國外一位兩性專家的話為例:「職業婦女想在工作上掙得一番成績,必須同時做對三件事,一是嫁對老公,二是選對職業,三是生對小孩;其中一件事沒有做對,可能累得半死,還被先生、小孩怨得要死。」
她心有戚戚焉地說,先生任職公家機關,總認為每個月把薪水拿回家,就盡到養家活口的責任。多年來,她兢兢業業地工作,成為家中主要收入者,「要他幫忙做家事,卻被嗆聲:是不是賺的錢較多就『搖擺』?為了息事寧人,我情願自己勞累,也不要開口惹麻煩。」
不過,面對家事,陳麗蓉有一套化繁為簡的做法,如花點錢請朋友幫忙做一些煎魚、滷味或主菜,自己炒兩樣青菜即可開飯;至於飯後的洗碗及收拾工作,就讓兩個孩子輪流做,她負責倒垃圾及其他家事。真的累到不想動,就裝病或說滑倒閃到腰,趁機休息1、2天。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