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心靈活水 照顧陪伴 救災人員的壓力也要關心

救災人員的壓力也要關心

出處/ 2009年9月號/第275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995
收藏 瀏覽數 : 3995
救災人員的壓力也要關心

哪怕是路毀橋斷、風狂雨驟,只要有一線生機,救難隊、軍警消、公工醫、心輔、志工等參與救災的人員,都願齊心合作,深入險惡的環境,助人脫離險境。然而,在盡忠職守的背後,他們不只承受身體疲憊,心裡那只壓力鍋還持續升溫……

 

災難發生時,除了災民及遺族倍感煎熬,第一線參與救災的軍、警、消等人員,也承受極大壓力,包括:面對災民們的殷切期待、爭取黃金時間救活更多人命、體力透支卻得苦撐、處理大量屍體而心理深感負荷,事實上,他們的身心壓力不亞於災民,同樣屬於創傷壓力症的高危險群。

聯合心理諮商所院長邱永林指出,救災人員大量暴露在災難環境,典型的創傷壓力症狀是睡不好、不斷作惡夢、一直感覺聞到屍臭味,或演變成類似強迫症的行為,一直覺得自己身上的味道刷洗不掉;還有人救災後,對於肉類、肉味感到噁心,甚至可能出現尿床等退化行為。

 

救人是天職的責任感
讓他們身心疲累仍硬撐

「除了被死難場景震撼,體力負荷也是大問題。」邱永林表示,無論震災或水災,災區範圍都非常廣大,加上要爭取救援時間,救災人員體力負荷極大,除了大量接觸屍體可能產生不適,疲勞也會加重身心症狀。

然而,不少救災人員不會大方承認自己有創傷壓力症,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副理事長魯中興指出,以警、消為例,本來就是高度壓力的工作性質,救人也是主要任務,即使心裡感到負擔,也不太會找管道抒發,早年甚至不被鼓勵說出心中的害怕或難受。

魯中興曾針對協助921地震救災的消防人員、社會局殯葬處員工進行事件衝擊問卷,發現回收的224份消防人員有效問卷中,只有7.5%表示救災後有顯著的創傷反應,遠遠低於殯葬處員工的43.8%。雖然可能是消防人員對壓力有較強的調適能力,但更大的可能是,消防人員對問卷採取隱瞞的消極態度,因此,出現創傷壓力症的比例遠遠被低估。

另外,魯中興也替同一批消防人員進行心理健康量表,發現近四成的人經歷震災的救難工作後,會因大量接觸死難的衝擊而產生替代性創傷,特別是處理到孩子或與家人年紀相仿的屍體,感受特別強烈,因此,比平時更擔憂家人或親友的安全。此外,16%的人指出,救災過程對他們而言比平日更感負擔;10%的人出現睡不好的情況。

 

今日憂、今日畢
團體分享更能抒發心情

現在不少救災單位都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因此,救災工作到一段落後,會安排心理諮商課程,可是邱永林強調,「不要讓心理壓力過度累積,即日抒發最好。」例如:軍隊中有心輔官的角色,在每日的救災行動告一段落時,可進行團體治療,鼓勵大家分享彼此的感受,不要讓需要抒發者猜想「我有這反應是不是不正常?」壓抑在心裡反而容易出問題。

魯中興也認為,軍、警、消都很重視命令,長官更要走動式觀察,察覺是否有人身心已瀕臨不堪負荷,見機行事,甚至提早分批換班,給予喘息、補充體力的時間,避免等到狀況極度不佳才退場,復原的時間恐怕更長。

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永興也建議,第一線的救災人員,最好由有經驗者帶領新人,才不會衝擊過大而亂了陣腳。此外,也提醒救災人員的家人,多體恤他們的辛勞、鼓勵他們分享難以言述的情緒。一旦發現他們的情緒問題擴及的層面過大,宜及早向專業人員求助,避免影響生活品質。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