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不僅造成孩子身體上的不適,「咳在兒身,痛在娘心」,父母也承受極大身心壓力。在照顧氣喘兒的過程,心情更要大口呼吸,才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伴孩子戰勝病魔。「看著才1歲多的孩子,正是好動的年紀,卻戴著氧氣罩,無法和兄弟姊妹一起玩,常讓我陷入對不起孩子的情緒裡。」這是很多氣喘兒父母內心的感受。
過去,有一些罹患氣喘的孩子,在生活中受到許多限制,不論是運動、飲食,甚至生活環境,都沒有辦法像正常的兒童一樣自由,造成傾向畏縮、自卑的性格,父母親本身也長期承受極大壓力。但也有很多父母,耐心地陪著孩子一起戰勝氣喘,過著更多采多姿的生活。
氣喘 讓我差點失去孩子
邱子文,今年4歲,氣喘病齡3年。子文有位雙胞胎弟弟,非常健康活潑,而他的哥哥、姊姊也都沒有氣喘的問題。子文1歲時,感冒好久都無法痊癒,每天發燒,而且咳得很厲害,痰又多又厚。每隔3天,邱媽媽就得帶子文到診所報到,雖然醫生每次都對她說,「放心,沒什麼大問題」,但子文的病情一直沒有好轉。
有一天,邱媽媽又帶子文到診所看病,同樣在等侯叫號的附近鄰居,輕聲告訴她:「這個孩子的臉色有點發青,最好還是去大醫院檢查一下。」邱媽媽覺得感冒拖這麼久,是應該去大醫院看病。
邱媽媽正打算要帶子文去看醫生時,子文卻因為一口痰吐不出來,卡住氣管,臉色發黑休克,緊急送到馬偕醫院急救,子文從感冒轉成肺炎,進出加護病房3次,雖然小命救了回來,但氣管和肺部已受嚴重的傷害。也因為這樣,邱媽媽才知道,原來子文的病不單純是感冒,而是氣喘。
在醫院裡住了一段時間,讓子文非常痛苦,對邱媽媽而言,醫院、家裡兩頭都需要照顧,不只身體上疲累,心理上也很焦慮。由於子文還無法脫離氧氣罩治療,邱媽媽決定租一個氧氣瓶,把子文帶回家照顧。
耐心引導孩子關注身體變化
然而,氣喘病人不單單帶著一個氧氣瓶就可以回家休養。邱媽媽事前和醫生商量照護的事宜,醫生提醒她,塵蟎是會引起氣喘的過敏原,所以家裡一定要保持乾淨,寢具最好換上防蟎的材質,絨毛玩具也都要丟棄。
邱媽媽一樣樣打理好,把子文接回家照顧。回家後,子文一看到兄弟姊妹,開心地想和大家一起玩耍,但沒一會兒又開始喘。邱媽媽只好限制子文,要他乖乖躺在床上,玩得不夠盡興的子文放聲大哭,讓氣喘的情況更加嚴重,邱媽媽便安撫他:「哭哭會更不舒服,媽媽只好帶你去打針;但如果你乖乖睡覺,睡醒了,就可以再起來玩。」邱媽媽也常告訴子文:「病病還沒有好喔,玩的時候,不可以玩太久,要是開始喘,就要馬上停下來休息喔!」面對才1歲多似懂非懂的孩子,邱媽媽總是耐心地教導。
在一次次的經驗中,子文漸漸懂得「我累了」、「我要休息了」,在身體許可的情況下,子文帶著氧氣罩,拉著長長的氧氣管,在家裡騎腳踏車、堆積木。邱媽媽同時教育另外3位小朋友,一定要注意子文的情況、氧氣管有沒有脫落。
在每週回診的檢查中,子文的情況已明顯進步,戴了2年的氧氣罩後,邱媽媽開始讓子文適應用自己的肺來呼吸,加強肺部的力量。現在子文已經完全不需要氧氣罩,醫生也說,如果可以穩定地保持下去,相信氣喘病可以轉好。
不喘氣不代表沒氣喘
許多家長和邱媽媽一樣,不清楚自己的小孩是不是患有氣喘病,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徐世達表示,小朋友的氣喘症狀,可從呼吸道病毒感染,也就是感冒的情況來判斷。
通常感冒症狀在接受治療後,約5~7天內可獲得改善,最長不應超過3週以上,而且咳嗽時不應有痰。如果2歲以內的小朋友,1年內發生3次咳嗽有痰,且呼吸時有「咻、咻」的喘鳴聲;而2歲以上的兒童,1年內感冒超過3次,且症狀包括咳嗽有痰、呼吸有喘鳴聲,同時症狀超過3週以上,就要帶小朋友去做更詳細的檢查,因為他可能是氣喘兒。
照護氣喘兒除了按時使用藥物之外,最重要的是瞭解病童的過敏原。徐世達指出,在台灣有90%的人對塵蟎過敏,病童接觸到過敏原後,會產生不適的現象,其中包括氣喘,如果只是單純用藥,卻沒有消除過敏原,並不能緩解氣喘的現象。
黃金10點 打造無過敏原環境
布置一個最適合氣喘病童、無過敏原的生活環境,才能使過敏現象早日緩解。徐世達建議:
1. 除去家中不必要的地毯,或噴灑除蟎噴劑。
2. 移除厚重窗簾,改用百葉窗或塑膠遮板。若必須使用窗簾,一定要經常清洗,或噴灑除蟎噴劑,因為這些都是塵蟎容易隱藏的地方。
3. 寢具盡量使用防蟎的床、被子、枕頭套。
4. 避免使用彈簧床墊。
5. 一般的空氣清淨機無法去除塵蟎,使用HEPA除蟎空氣濾清機,才能去除空氣中的過敏原。最好每小時能換氣6次。
6. 塵蟎最喜歡高溫、潮溼的環境,最佳的生長溼度是在75~80%。可使用冷氣機來調整室內的溫溼度,相對溼度50%的環境下,塵蟎就無法生長;在出風口加裝聚酯類空氣過濾網膜,有助去除空氣中的過敏原。
7. 避免放置錦旗類、絲緞製品飾物,及其他易堆積灰塵的物品。
8. 以除蟎抹布來擦拭抽屜及櫃子。
9. 以木質、皮質或塑膠製品代替填充家具,同時也要丟棄絨毛玩具。
10. 不在家中吸菸;烹煮食物時應保持家中空氣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