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聰明醫療 中醫養生 中西醫併治乳癌要注意什麼?

中西醫併治乳癌要注意什麼?

出處/ 2015年8月號/第340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6766
收藏 瀏覽數 : 6766
中西醫併治乳癌要注意什麼?

目前治療乳癌以西醫的開刀、化療、放療、荷爾蒙治療為主,但化療、放療殲滅癌細胞時,常會傷害到正常健康的細胞,其副作用常讓病人痛苦不堪,若想同步用中醫調養身體要注意什麼,才能幫身體打贏這場硬仗!

51歲的陳媽媽罹患乳癌,接受手術及一連串的化療、放療後,噁心、嘔吐、掉髮、疲倦、水腫、白血球低下等副作用接踵而來,身心難以招架。經親友推薦,她想接受中西醫合併治療,希望藉此減少副作用,享有良好生活品質,並提高治癒機會,只是,藥物的功效是否會重複,該注意哪些細節,才能讓中西醫療法相輔相成?

四成西醫乳癌患者
會合併使用中醫療法

現階段的乳癌治療以西醫為主,化療、放療、荷爾蒙療法除了殲滅癌細胞外,也會傷害到正常健康的細胞,其副作用常讓病人痛苦不堪,也促使一些病人尋求中醫合併治療及身體調養。

陽明大學醫學院傳統醫學研究所副教授、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婦科主任賴榮年曾發表「臺灣乳癌婦女1998至2008年間的中藥使用率及模式分析」研究,匯整及分析了臺灣健保資料庫乳癌病患就診的記錄,發現採用西醫治療的乳癌病患,約四成會合併使用中醫治療,縱使目前中西醫治療乳癌涇渭分明,仍有不少病患相信中西醫合併治療,比單獨使用西醫或中醫具有綜效。另外,臺北醫學大學臨床研究發現,中西醫合併治療乳癌,死亡率會顯著下降三成,可見中西醫併治乳癌將是未來的治療趨勢。

乳癌治療有兩大關鍵期,一是斬草除根期,採用西醫的手術切除、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有效剷除癌細胞;二是預防復發期,雖然目前西醫給予的荷爾蒙治療可降低後續乳癌復發率,但可能增加子宮內膜癌發生率,賴榮年中醫師認為,中西醫治療是最理想的醫治模式,西醫迅速地拘捕、殲滅癌細胞,中醫擔任後勤補給角色,清理戰場、收拾殘局,調養身心。他建議無論是手術前後、化放療前後及預後的治療期,都可找合格中醫介入治療及身體調理,給予最完整的身心療法。

治療前找中醫調養
可降低2大併發症

1. 降低體質羸弱致死風險

隨著醫學進步,乳癌5年存活率約在八、九成,但仍有一、二成病人無法成功抗癌,賴榮年中醫師分析,這一類病人體質羸弱、氣血不足,並非癌細胞增殖死亡,而是無法承受手術、化放療的強效治療,最後衰弱致死。體質差、氣血不足的人,平日就該注意均衡飲食、規律作息,或用中醫調理身體,避免癌症發生。

若已確診有乳癌,建議在西醫開刀、化放療等強效治療前,先找合格中醫進行調養,儲備體力抗癌。賴榮年中醫師解釋,中醫調養的精神是補虛扶弱、補養氣血、培元固本,「其實就是先改善或調整臟腑應有功能,讓身體事先儲存應付之後遭到破壞的抵抗力及迅速修補損壞的能力。」

賴榮年中醫師表示,用西醫的化療、放療治療乳癌時,過程中會出現各種不舒服及副作用,使用中醫療法,會依據病人體質進行「辨證論治」,根據病患身心症狀進行診治、調理及開立處方,以便減緩痛苦、降低復發機率,提高生活品質。

他認為中醫治療乳癌的中心思想,如同面對火災現場,一方面要治療乳癌,不停的灌水滅火與降溫,扼阻癌細胞蔓延,一方面還得留意火苗是否擴散到其他地方,所以要做好防火線,避免周邊體質被癌細胞竄入惡殖生長,所以中醫在西醫治療前介入治療,不僅能幫助身體保持體能,同時監控體質變化,有利於面對接踵而來的西醫療程。

2. 降低局部感染 

中醫認為乳癌是氣血虧損至深的病症,如果直接手術,恐怕病人體力難以承受,賴榮年中醫師解釋,手術部位感染是乳房手術最常見的併發症,之前研究顯示,平均感染率為12%,如果只是診斷部位小面積組織切片,感染率為2%,若接受根治的乳房切除手術,感染率更提高到5位就有1位傷口發生感染。

影響感染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手術前病人的「免疫力」及「氣血循環是否良好」,因此建議手術前應找合格中醫調養身體。如果手術前提高免疫力及氣血循環,就可降低感染機會。中醫對於乳癌傷口發炎、傷口癒合不良的對治良方是「仙方活命飲」,這具有清熱解毒、消散癰腫作用,當清熱毒、去血瘀,就能通氣血、消腫痛。

手術後中醫調養
可提高身體恢復力

1. 提高局部傷口恢復速度

影響傷口恢復的因素很多,比方年紀較大、手術較複雜、長時間抽菸、糖尿病患者皆會導致傷口不易癒合,另外,體重肥胖的女性,因皮下脂肪厚實,脂肪層裡的血管少,營養及藥物不易輸送,傷口癒合速度也比較慢。

依照賴榮年中醫師臨床經驗,只要病人的免疫力佳、氣血循環好,傷口恢復速度會比較快,能降低感染率,且有利手術後的化放療,所以建議手術後找合格中醫介入治療,例如:用清熱解毒、消散癰腫的中藥複方調理,幫助清血瘀,消腫痛,提高傷口恢復速度。若開刀部位已結疤,但仍疼痛、腫脹,會開立中藥包熱敷處方,協助活血化瘀,幫助組織再生。

2. 提高肩部活動力

乳癌病人接受乳房切除術後,因傷口疼痛不願意活動肩部關節,不動數日後,產生沾黏性關節囊炎(冰凍肩)的機率很高,之後會嚴重影響伸展、穿衣、盥洗、取物的活動執行,有些病人甚至會慢慢發展成淋巴水腫的情形。賴榮年中醫師表示,幾乎每5位切除乳房抗癌的病人,約於手術後2年,就有1位患者的手臂會陸續發生淋巴水腫,有不少病人常用「手結疤了」形容手部無法活動自如的難受。

賴榮年中醫師建議患者接受中醫的針刺法,可改善冰凍肩、淋巴水腫,提升肩部活動範圍,他還常指導病人鍛練八段錦中的「雙手托天理三焦」功法,可協助淋巴液回流,提高肩部活動範圍。

化、放療期中醫調養
可紓緩不適,提振體力

1. 改善各種副作用

化、放療期間,乳癌病人常見的副作用是噁心、嘔吐、皮膚發黑、汗腺破壞,常令患者難以忍受,另外,化學藥物會破壞正常細胞的生長,免不了有掉髮、指甲變黑、失眠、心煩情況,最嚴重的是抑制骨髓作用,造成白血球低下、血小板減少及慢性貧血,無法繼續下一個療程。

賴榮年中醫師表示,適時加入中醫藥療法,可加速身體重建及恢復速度,近年臨床研究證實黃耆、補骨脂、鹿角霜、龍眼肉、枸杞子對提高白血球數量有一定療效;黃耆、黨參有促進巨噬細胞功效。若出現心悸、心慌、恐懼症狀,他會開立黃連阿膠湯給病人,同時會囑咐,湯藥煮好之後,需先加入兩枚蛋黃攪勻煮開後再服用,因蛋黃含有好的膽固醇,有安神、寧心效果。

2. 迅速恢復體力

癌細胞是貪吃的細胞,會大量搶奪營養素,乳癌病人常處在營養不良狀態中,另外接受化療期間,藥物會帶來噁心、嘔吐副作用,連帶影響吃東西慾望,加快體能下滑速度,此時介入中醫療法,具有扶正固本作用,可快速恢復消化吸收功能,降低食慾不振,增加體重,保持體力,繼續接受下一個療程。


賴榮年中醫師表示,依據臨床經驗,中醫最常開立的處方是含有黃耆、人參的補中益氣湯、小建中湯、參苓白朮湯,或是人參養榮湯、當歸補血湯,但都是依據體質辯症常用的藥材及方劑。另外,他會依照病人需要,開立人參雞湯或滴雞湯的食療,達到迅速補充元氣,強健筋骨目的。

治療後中醫調養
可預防復發 

1. 調理血熱體質

乳癌病人接受西醫治療後,體質受損嚴重,當務之急是清除廢物,重建遭到破壞的體內環境。賴榮年中醫師指出,這時多半病人體質如同戰後焦土一樣,到處是死傷細胞及斷壁殘垣,形成血熱體質,容易發炎,此時中醫介入,給與清熱涼血中藥、藥膳,有降低口乾、失眠、盜汗等熱症效果。

他推薦高蛋白、低膽固醇的魚類,像蔥燒海參、鱸魚湯、鰻魚湯,或吃補益脾胃的蓮藕、荸薺,或補充含有豐富膠質的黑木耳、白木耳,有調整熱症體質作用。他提醒食用木耳後,需注意有無拉肚子情況,木耳有通便效果,輕微瀉肚有利代謝,嚴重時反而影響消化道吸收的功能。 

2. 建立不利癌細胞生存的環境

乳癌治療目的是殲滅癌細胞,但目前研究指出,三、四期的乳癌細胞早已在最適合的環境中開疆闢土,仍有不少復發機會,中醫介入會將原本有利乳癌的生存條件,透過持續的醫療、食療與氣功的調理,將身體改變成一個乳癌細胞不喜歡、不適合的環境,或者是建立一個可與乳癌細胞共存的環境,避免身體被乳癌細胞擊垮,甚至危及生命。

賴榮年中醫師認為,形成乳癌的源頭是氣血虛弱,只要病人願意改變,建立健康的作息與習慣、加上均衡的飲食調理,鍛練氣功調心、調息,再配合中西醫併治的醫療,就能扭轉癌症體質,降低復發機率,再漂亮的活一回

感謝陽明大學醫學院傳統醫學研究所副教授、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婦科主任賴榮年審稿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