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疾病保健 疾病預防 當新冠疫情進入社區,如何調適心情,讓隔離不焦慮或慌亂?

當新冠疫情進入社區,如何調適心情,讓隔離不焦慮或慌亂?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4280
收藏 瀏覽數 : 4280
當新冠疫情進入社區,如何調適心情,讓隔離不焦慮或慌亂?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升溫,防疫進入全面警戒,5月19日起,全國各級學校及公私立幼兒園全數停課至5月28日。對於習慣戶外活動的人來說,居家隔離十分難熬,假如因公務出國或曾待過感染者出入的地方等因素必須隔離或檢疫,如何規劃時間,才能隔離期不無聊或慌亂,過得有意義?(報導更新:2021/5/19) 

覺察不理性的焦慮
練習消化

防疫期發生的各種情況,常會引起莫名的「窮緊張」,像是鄰居有人確診、居家隔離(或檢疫),甚至只是旁人沒把口罩戴好,都可能引起焦慮。這些焦慮中,有些的確存在被感染的風險,有些則是自己嚇自己,或對未知的猜疑恐懼。

過去和平醫院對抗SARS時期,曾有位丈夫因發燒和肺炎在住院中,擔心傳染給陪病的太太,太太的檢驗報告還沒出爐,先生就在院內自殺。又譬如之前曾有從南部到日本的一名女性,剛到日本便被驗出是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這又在無新增確診案例、平靜了兩個多月的台灣,引起猜疑。

這類不理性的情緒若繼續存在,倘若日後邊境大開,大量的返國者即使已經過了14天的隔離期才回到人群,仍可能令人不安。

這類狀況都是負面情緒已戰勝了理智,從旁人角度看來很不合理,但如果自己身陷其中,卻可能也有類似反應。針對這類「明知安全卻無法克制」的焦慮感,高雄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黃楷翔教大家這樣處理:

◆『不要』→勉強用「不要害怕」、「他已經隔離過了」等等說法。請不要用理智去刻意地去壓抑、覆蓋、說服感受,未必會有效果,反而可能更添焦慮。

『要』→面對情緒,但不反應。「靜下心來把情緒停在當下→觀察並感受自己的情緒→讓情緒自然地被消化掉」

這過程中,情緒會很複雜,可能有奇怪的念頭,譬如「她是不是有病?」、「真的很恐怖!」、「我會不會被傳染?」、「我怎麼會怕成這樣!」等等。但只是停下來體驗、感覺這些情緒,不做反應,最後它們就會自行被代謝掉,然後就能慢慢地理解到「情況並沒有那麼危險,事實是XXXXX;只要確實做好防疫工作,就不必擔心。」這樣一來,斷線的理智就能恢復。(延伸閱讀:預防新冠肺炎「社區感染」,這10種人快加強呼吸道防禦力,避免肺炎重症

黃楷翔理事長說,在台灣,「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因為是在家,而且尚未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性,所以也造成了一些人際關係的疏離、破壞,像是家人的排擠、鄰居的擔心與汙名化,要提醒大家「要隔離的是病毒,不是這個人。」而且「隔離者是在跟所有人一起對抗病毒」,不要把被隔離者當成病毒來排擠。

知道了附近有人疑似確診、有感染可能,心情上會慌亂也是正常的;而確診或被隔離者也免不了會感受到他人的疏離;黃楷翔理事長說,這些情緒都是暫時的,可以在隔離期結束後,一起做一些喜歡的事來修復關係。

請理解有些變化是真的發生了!
可重新安排,並找回美好

然而,有些情況是真的產生了實質變化,像是工作被中止、需要被隔離14天、有親友過世等等,這類情況,黃楷翔理事長也建議大家遵循「釐清感受→接收正確資訊→重新安排生活→接觸讓自己感受較好的人事物這四個步驟,來重整生活步調。其中「釐清感受」在前面已經提過,方法相同,而其他安排疫情生活的重點還有:

1.正確、不過度的疫情訊息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主任吳孟璋建議,容易焦慮的人宜避免「攝取」過多的訊息,應儘量從官方管道獲取訊息,如衛福部網站、疾管署記者會等等。相關訊息,每天接觸時間約30分鐘~1小時即可。

2.適度儲備生活用品、存糧
吳孟璋主任認為,台灣因處於地震帶,人們平常即應該有防災概念,準備好緊急避難包及些許存糧。像是台灣在3月中,單日確診人數突然上升的時候,曾出現物資搶購行為,這主要是來自於人們的無力感,想透過準備物資,來增加對生活的控制感。所以,「適當儲備」是可以增加安全感的。
延伸閱讀:酒精、次氯酸水、乾洗手熱賣,到底哪種消毒及殺病毒效果最好?

3.被隔離者可做「14天課表」
吳孟璋主任建議,在醫院中症狀較輕微的確診者、或居家隔離者,可以嘗試規劃14天的課表,每天挑選一樣來做,例如:「環境整理日」、「運動日」、「畫畫日」等等。每天記錄過程,之後會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回憶錄,不但可以讓隔離期不慌亂,還能過得有意義。

4.醫護人員用專業來降低焦慮感
吳孟璋主任說,面對疫情,醫護人員也同樣會害怕,更別提在疫情不明朗之下,還要照顧確診者。對於經歷過SARS疫情的和平院區同仁們,十多年以來持續在感染控制上演練、修正與培訓,已打造了堅實的團隊,也因此在足夠的準備與可信任的前輩帶領下,現在較年輕的一線醫護人員,也更有信心,以專業的態度來面對這場疫情馬拉松。

5.宅在家,找出宅宅的樂趣
吳孟璋主任分享說,疫情期間,有位嫁到義大利的同學,夫婦兩人原本在外地旅遊,後來義大利疫情變得嚴峻,兩人仍決定回到義大利,與家族成員們同心面對。因為封城時多數時間和家人宅在家,也多了許多相處的時間,他們重新粉刷了房子、做了很多點心、辦線上讀書會等等,度過一段相當特別的生活。(
延伸閱讀:調節免疫力,魚油、鋅、維他命A、C、D、E等保健品怎麼選?

很有趣的是,因為這位友人,畢業24年之後的大學同學們,竟然有機會辦線上同學會,跟世界各地的同學們相見,彼此打氣分享近況,是個難得又奇妙的經驗。

可見,當情緒釋放、防疫工作都做好做滿了之後,面對新的變動,我們還是能找到其中可以掌控的樂趣,調整成新的生活方式。不過,也有很多人並沒有確實去體驗、經歷那些情緒的變化,就一直卡在無助、慌亂的情緒泥淖中無法脫身,而一直感到緊張;可見,在調適的過程中,情緒的覺察、消化是相當重要的起手式。

人人增進公衛準備
把疫情壓力常態化

最後,吳孟璋主任下了一個結論:「當疫情流感化,我們也可將壓力常態化。」他說,歷經了SARS跟這次的經驗,台灣應付傳染病的能力、各方面的準備都已經加強了,未來政府及人民可以像防災演習一樣形成熟練的SOP,即便以後再有疫情發生,我們也就更有信心,不會再那樣驚慌失措了。(延伸閱讀:安全進出醫院必做7重點保護自己和家人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