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聰明醫療 中醫養生 告別氣喘,三九貼、薰臍療法要注意什麼

告別氣喘,三九貼、薰臍療法要注意什麼

出處/ 2016年11月號/第354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4055
收藏 瀏覽數 : 4055
告別氣喘,三九貼、薰臍療法要注意什麼

治療氣喘,有些人會嘗試在一年中天氣最熱的三天進行三伏貼,以達到通經活絡、溫陽利氣等效果。但也有中醫診所推出在冬至後進行的「三九貼」,或隨時可進行的「薰臍療法」,到底什麼人適合這些療法?效果又是如何?
氣喘好發於冬季,而中醫有「冬病夏治」的觀念,最著名的莫過於使用三伏貼來調理容易咳嗽及氣喘的體質。三伏貼療法源自於清朝,又名天灸,方法是對照農民曆的節氣曆法,推算出初伏、中伏、末伏(約在國曆7月10至20日之間,結束日約在8月8至18日之間),也就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三天,將辛溫的中藥材(延胡索、白芥子、細辛等)製成藥餅,敷貼於跟呼吸系統相關的穴位(肺俞、膏盲、百勞等)上,以達到通經活絡、溫陽利氣等效果。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陳萍和表示,古代進行三伏貼時還會點燃艾草,利用熱來刺激穴位,等候三炷香的時間,並且達到起水泡的效果,讓藥效滲入身體。每次灸完後,需等待十天,讓傷口結痂後再繼續灸。現在基於安全的考量,三伏貼已經不用點火了,只是利用藥材的熱性來刺激穴位。不過,療效也會跟著降低一些,因此藥餅敷貼的時間需延長至3、4個小時以上。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林文勝提醒,三伏貼藥性比較溫熱,除了皮膚紅腫之外,有些人可能還是會起水泡,如果小朋友細皮嫩肉,無法忍受三伏貼的熱度,可直接將藥餅拿掉。此外,患者若有發燒,最好等燒退了再進行三伏貼療程,而敷貼藥餅當天,也要注意不要馬上游泳、泡冷水澡及喝冰水。

冬至後進行三九貼抵禦寒氣
也能避免氣喘發作

除了三伏貼之外,現在也有不少中醫院及診所推出「三九貼」,林文勝醫師表示,三九貼是利用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同樣以白芥子、細辛、延胡索等藥材,敷貼於跟呼吸系統相關的穴位上,以振奮體內陽氣、抵禦入侵的寒邪,以便減低呼吸道疾病發作的可能性。

三九天是從冬至(國曆12月21日或12月22日)次日算起,每隔九日為一數,第一個九日為「一九」,第二個九日為「二九」,第三個九日為「三九」。陳萍和醫師補充,傳統觀念認為冬至後節氣九天為一個變化,因此三九貼在九天內任何一天都可以進行,不像三伏貼那麼嚴格,一年裡只有固定三天而已。此外,視患者的需求,可能不只做三次,可以一直延伸做到過年為止。

文未完,全文請見紙本雜誌。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付費會員登入可線上瀏覽全文。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