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親子之間 家有特殊兒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重視他的天賦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重視他的天賦

出處/ 2012年4月號/第303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140
收藏 瀏覽數 : 3140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重視他的天賦

蕭媽媽的兒女小洋、小欣,以及劉媽媽的女兒Jenny,都被專家判定為過動合併學習障礙。兩位媽媽並未因此灰心喪志,而是協助孩子跨越學習路上一個又一個的障礙,幫他們更自信的學習。


家中若有學習障礙、過動的孩子,對於父母、小孩都會是個挑戰。面對這樣的狀況,為人父母該如何調適、具備什麼樣的態度?生活中會遇到哪些難題?又該如何幫助孩子提升學習品質?本期特別採訪兩位過動合併學習障礙兒的家長,分享一路走來的辛苦歷程與心得。

 

CASE1
蕭媽媽與兒子小洋

蕭媽媽有三個孩子,今年國三的小洋與小二的妹妹小欣都被醫生判定有過動合併學習障礙。小洋國小三年級時,騎著腳踏車從溜滑梯上滑下來,這樣的舉動被家有過動兒的鄰居看見,便熱心提醒蕭媽媽小洋可能是過動兒,要特別留意。

 

蕭媽媽也發現小洋平均一個禮拜2~3次忘了帶學校作業、文具用品,也很容易分神,喜歡在上課時自己玩鉛筆、摺紙飛機等,所幸不會干擾到其他小朋友。小洋的個性也比較衝動、沒耐心,排隊時很難遵守規範,曾和其他小朋友起衝突。鄰居的提醒,再加上小洋的確有較異常的行為,讓蕭媽媽正視這項問題,前往醫院接受診斷,確定小洋是過動兒。

 

誤以為孩子不認真
多年後發現有學習障礙

除了過動,小洋同時有學習障礙的問題。其實,蕭媽媽在小洋國小二年級時就注意到他國語能力很差,但直到五、六年級時才被判定有學習障礙。因為,先前一直認為是孩子學習不認真,所以成績不好,並和學校老師一起督促小洋讀書寫字,甚至在課後到安親班加強,小洋也很努力照著大人的指示讀書,但還是常常考不及格。直到原本數學能力很好,每次都考90、100分的小洋,面對全部都是問答題的數學考卷只考了48分時,蕭媽媽才驚覺孩子在讀題上有障礙。

 

經由專家診斷,確定小洋國語理解能力低落,閱讀一篇文章需要他人在一旁解釋才能理解文意,以至於在學習品質及進度上與同儕間產生落差,這也是為什麼單純計算類的題型難不倒小洋,卻無法看懂文字敘述的題型。

 

找出問題點
給予適當協助

知道小洋讀題有困難後,蕭媽媽會讓小洋先自己讀一遍題目,如果不懂,便從旁一字一句講述,或透過反覆引導閱讀,幫助小洋理解文意。此外,小洋很容易寫錯字,在跟學校溝通後,准許小洋攜帶小筆電上課,在電腦打字的幫助下認識字型正確寫法,對於改善錯字率有明顯助益。

 

小洋也開始接受醫師治療,包括藉由團體遊戲治療,學習人際互動的基本規則、禮儀;由心理醫師分析小洋在學習上的問題點,並針對問題點提供合適的學習技巧,例如小洋閱讀文章時無法理解文意,心理師就教小洋先一句一句的去理解,最後再把整篇文章組織起來。

*本單元配圖為設計攝影,純屬情境模擬。

文未完,全文請見紙本雜誌。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付費會員登入可線上瀏覽全文。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