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情緒",共有263筆資料

如何陪伴孩子認識躁鬱症,並且同理他人?

正常人都會有情緒,但不論好壞,總在自己能克制的程度,而且多半有原因,像是中大獎、被開除等。然而,躁鬱症患者會出現情緒高昂的「躁期」,也可能伴隨情緒低落的「鬱期」,兩者可能單獨出現,也可能交雜貨合併出現。躁鬱症是一種情緒失調的精神疾病,平均發病年齡比重度憂鬱症早,僅在30歲左右(重度憂鬱症是40歲)。當親愛的父母或家人深陷情緒困擾,面對親人的脆弱,孩子常處於恐懼、不安之中,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該如何陪伴孩子、引領他們勇敢向前?又該如何幫助自己,並且同理他人?
2020-05-29

有壓力、心情不好就想吃東西?如何判斷是肚子餓,還是情緒性進食才吃不飽?

日常生活中,常可以看到人們並不總是為了滿足生理飢餓才進食。許多人會因情緒低落或焦慮,以「食物」調解情緒,令人好奇是怎麼回事?其實,負面情緒可能產生空虛的感覺,人們為了填補這些空白的假象,在食物中找到舒適感,以壓制和舒緩負面情緒。
2020-05-27

公婆生病都是老公付錢?沒工作被要求當看護?另一半拒絕不了家人的無理要求,該怎麼溝通?

小惠最近很常跟老公偉哲吵架,自從婆婆兩個月前中風後,偉哲就時常進出醫院照顧,最近夫妻兩人吵得更兇了!幾經思量後,偉哲和四個兄弟姐妹決定把半癱的媽媽送進療養院,然而當討論到費用開銷時,小叔和小姑卻都以家中經濟拮据為由拒絕支付費用。偉哲雖然很不情願,但想到年邁的母親需要照顧,還是咬著牙支付媽媽住院後的所有開銷。只是隨著媽媽出院後,即將住進療養院,想到未來長照的費用,偉哲就覺得頭痛!
2020-05-20

新冠肺炎居家防疫,卻助長家暴事件?該如何陪伴受虐兒跨越情緒陰影、勇敢前行?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沒想到卻意外助長暴力?因應疫情,各國政府相繼推出防疫政策,其中最普遍的就是居家防疫和在家工作措施。然而,卻有人因不滿生活失去掌控,而把氣出在家人身上,導致全球家暴案件急速上升!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些家庭卻發生令人不愉快的事情。當家庭暴力成為家庭祕密,「家」不再是安全、避護的避風港,在孩子最恐懼時,該如何陪伴他們跨越情緒陰影、勇敢前行?
2020-04-30

新冠肺炎疫情讓你焦慮?防疫要先心安!用APP檢測情緒,提醒自己紓壓

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延後開學的中小學已於昨日正式上課,疫情似乎仍未趨緩,每天看新聞報導,是否讓你更焦慮不安?防疫,讓情緒穩定也很重要!可用手機應用程式定期檢視情緒狀態,提醒自己適時紓壓,避免陷入憂鬱情緒,影響身體的健康!(延伸閱讀:面對新冠肺炎,要小心但不要擔心!)
2020-02-26

2019心理健康月暨憂鬱症篩檢日告訴你「轉心遇見美好,轉身發現幸福」的祕訣

定期自我檢測情緒,養成紓壓好習慣,才能有效預防憂鬱症。董氏基金會自2000年起與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高雄市政府衛生局、臺北市立療養院及高雄市立凱旋醫院,訂每年10月的第2個星期六為憂鬱症篩檢日,​今(2019)年憂鬱症篩檢日主題為「轉心遇見美好,轉身發現幸福」,提供情緒篩檢工具及各式紓壓體驗活動,協助民眾時時關注自身情緒狀態。9~10月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月教育宣導活動,也舉辦5場說出感受系列影展,有專業心理師於現場與民眾交流分享,讓民眾獲得更多正面能量。
2019-10-06

被朋友和手足占便宜?這樣溝通不再被情緒勒索

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會遇見喜歡占人便宜或自私的人,若對方只是普通朋友時,只要疏遠即可,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但是當對方與自身的關係和利益牽扯較深時,例如:室友摳門,但礙於房屋合約還未到期,無法搬離,或愛計較的這個人就是自己的親手足,恐怕不是能瀟灑說不理就不理的!專家建議,不想被情緒勒索,在面對人情壓力時,不妨善用「我訊息」溝通模式,透過簡單三步驟,就能簡單化解尷尬僵局,還能說出心裡話又不失禮!
2019-08-27

雙殼貝類及綠葉蔬菜,是極佳的抗憂鬱食物

根據一項研究顯示,能改善憂鬱疾患和症狀,具有高營養素的動物性食物是雙殼貝類(如牡蠣、蚌)、各種海鮮和內臟。植物性食物則是綠葉蔬菜、萵苣、椒類和十字花科蔬菜。這些食物可融入任何飲食模式中。
2019-08-27

團隊運動可改變孩子大腦,減少憂鬱

最新一篇發表於《生物精神醫學:認知神經科學和神經影像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在9~11歲男孩中,參與團隊運動與較大的海馬迴體積以及較少的憂鬱症有關。尤其對於參與有組織的體育活動,例如:學校團隊、非學校聯盟或常規課程,而不是非正式體育活動的兒童身上來說更是明顯。
2019-08-27

曾有厭食症、暴食症的女性,較易罹患產前憂鬱症

一項發表於《英國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發現,在分娩前曾經患有飲食疾患的女性,容易在懷孕期間和孩子出生後18年內出現憂鬱症狀。
201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