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癌症",共有141筆資料

睡前滑手機消遣,卻越玩越有精神是怎麼一回事?

現代人往往會在辛勞了一天後在準備就寢前,滑一下手機當作睡前的娛樂,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樣的行為不單單只是傷害眼睛,更容易導致使用者難以入眠,但到底是什麼因素影響生理行為?台大醫院與台灣大學合作研究發現,睡前滑手機容易讓人更難入眠,原因是手機中較長波長的藍光,會活化全身的交感神經系統,造成心跳加速、出汗及血壓升高,導致精神愈來愈好的狀況產生。
2019-07-12

切胃手術後,怎麼吃?胃癌病友必學的6道美味食譜!

胃癌病友常面臨治療後,飲食習慣需要調整,卻不知從何下手的困擾;以及治療資訊與健保給付資源較少的兩大困境。臨床也發現,治療期間,最讓胃癌病友與家屬感到煩惱的,是飲食上的不便及經濟負擔,常造成患者生活品質下降。為此,營養師特別設計了六道養生且製作簡單的食譜,讓胃癌病友既能享受美食,又不必擔心對身體造成負擔!
2019-06-18

確診胃癌後,手術、化療、標靶治療怎麼搭配?

隨著國人飲食西化,消化道癌症愈來愈普遍,如果把大腸直腸癌分開計算,胃癌是名列消化系統癌病的第一位,且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雖然胃癌的治療不斷進步,但只有早期胃癌患者有治癒的機會。假如不幸罹患胃癌,有哪些治療方式可選呢?
2019-06-14

治療「甲狀腺癌」,除了手術切除,還有哪些方法?

昔日的玉女歌手銀霞當年唱紅「蘭花草」、「蝸牛與黃鸝鳥」,淡出演藝圈多年的她,2018年證實罹患甲狀腺乳突癌;藝人寶媽多年前也曾檢出初期甲狀腺癌,好在發現得早,手術後復原良好。究竟甲狀腺癌治療方式有哪些?摸到脖子有腫塊,一定得做手術嗎?
2019-06-06

女性癌症「甲狀腺癌」,如何早期發現?

甲狀腺癌已躍升十大癌症之一,多好發於年輕女性,由於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被輕忽。所幸,甲狀腺癌也是「存活率高,預後良好」的癌症,九成以上的患者在接受適當的手術與放射碘治療後,大部分都可痊癒。但若延誤治療,就有可能侵犯氣管、發生轉移,影響預後。究竟罹患「甲狀腺癌」會有哪些症狀?
2019-06-06

血便是大腸癌症狀,還是痔瘡?

漫威巨片《黑豹》男主角查德威克鮑斯曼8月29日因結腸癌(大腸癌)病逝,享年43歲。不少民眾在震驚之餘,也紛紛關心大腸癌的徵兆有哪些,深怕自己一不小心就中標!臨床顯示,每10名大腸癌患者中,就有9人合併有痔瘡。雖說痔瘡不會變成癌症,但許多大腸癌患者卻常將血便誤以為是痔瘡,因而延誤就醫時機。究竟大便有血是痔瘡,還是大腸癌?
2019-06-05

想提早發現肺腺癌,該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嗎?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有家族肺腺癌病史,今年二月底因易喘、呼吸困難等症狀,到醫院檢查後證實罹患肺腺癌第一期。三月中旬住院,開刀切除左肺約1公分的腫瘤,並在右肺檢查出約0.6公分的小肺結節,需持續追蹤,若日後肺結節變大,再進行手術……消息傳出後,「肺腺癌」、「肺結節」即成為熱搜關鍵字,肺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死亡率又高,不少民眾擔憂是否也要自費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攝影(LDCT)檢查,才能早一步發現肺腺癌?
2019-04-30

臺灣菸害防制荒廢10年,合格「吸菸室」如同「毒氣室」

為了瞭解吸菸室的空氣品質,兒福聯盟、董氏基金會及華視新聞雜誌聯手實測發現,一個設在嬰幼兒用品、玩具、遊戲區樓層的「購物中心吸菸室」,其PM2.5竟可高達888微克,是環保署公布空污紫爆71微克的12.5倍,而另一間「五星級飯店的吸菸室」,其PM2.5則超出空污紫爆4倍!
2019-03-27

如何避免臉書憂鬱症

美國兒科學會(AAP)在2011年提出了「臉書憂鬱症」這個名詞,強調情緒低落、憂鬱症狀與臉書使用者關係緊密,且其中一項導因似乎是「社會比較」。經常使用臉書的人暴露在朋友、家人和認識的人以「華麗影片」剪輯出來的生活之中。這些理想化的生活片段,可能引發忌妒的感覺和扭曲的信念,認為別人有著比較開心、興奮和成功的人生。
2019-03-27

低價菸、降菸稅救選票?台灣拒菸聯盟2點駁降稅謬論

去年底,媒體揭露基層民代不斷向蔡英文總統建議降菸稅救選票,總統電請某菸酒公司研擬推平價菸品,且該菸酒公司坦承「已推65元的平價菸」。原以為「降菸稅可以救選票」的訴求在一陣喧鬧後就會停止,沒想到今天卻驚傳立委正式提案「修法降菸稅」!
201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