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心理衛生中心",共有203筆資料

新冠疫情流行期間銀髮族更憂鬱及焦慮,7個作法傳遞關心

最近台灣新冠疫情趨緩,不過,確診者足跡遍布全台,還是令一些民眾焦慮不安,其中銀髮長者的心理健康也需要持續關注。根據2021年12月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的一項研究指出:與疫情前相比,年長者更加憂鬱和孤獨,董氏基金會建議可用7個作法表達對長輩的關心,而一起玩桌遊,也有助於鍛鍊記憶力、觀察力及反應力。
2022-02-21

開學做情緒篩檢,憂鬱青少年能更早被發現及治療

開學日你注意到孩子的情緒變化嗎?美國研究指出,青少年的重度憂鬱症發病率約13%,但僅1/3接受治療。防疫之餘,別忘了關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開學期間進行情緒篩檢,有助於及早發現憂鬱青少年並給予協助與治療。
2022-02-11

網路上與他人有正向互動的青少年較不孤單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期間,為了防疫,父母在家工作、孩子於線上上課,無形中增加網路使用時間,師長擔憂孩子網路使用時間過長影響睡眠、學業,甚至影響心理健康!不過一份研究指出:就心理健康而言,網路使用上互動的品質,比使用時間量更重要!
2022-01-24

隔代教養有代溝?爸媽和顧孫的阿公阿媽這樣溝通不傷和氣

現代父母需要長時間工作,爺爺、奶奶幫忙顧孫,隔代教養分擔照顧的模式越來越常見。然而,兩代人的教育背景及立場不同,若出現代溝,如何在孩子的照顧上協調、合作?溝通的話要怎麼說,才不會傷了和氣?
2022-01-10

退休為何不快樂?怎麼規劃新生活、夫妻好好相處

一般人對於退休生活的想像多半認為是生活中再也不用操心,並且各方面自由度大幅增加的人生階段,自在且快樂;但愈來愈多樂齡族好不容易熬到退休,卻發現什麼事都不做,也不見得比較開心,待在家的時間變多也考驗夫妻的感情,到底人生下半場怎麼規劃才能不孤單且愜意?
2022-01-06

孝順爸媽竟被嫌棄?原來事事代勞反而讓長者失去價值感

研究顯示,「無用感」是老年憂鬱的成因之一。依據老年學家特蕾莎等人在《老年學期刊》發表的學術論文發現,感覺「有用」比「無用」的老人,平均多活了七年,並且較少產生憂鬱、失能問題,可見將長輩照料得無微不至,讓他每天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已是過時的孝順方式了...
2021-12-03

加入「靠北XX」並轉傳是對他人網路霸凌?董氏基金會、明倫基金會、友信醫療集團合拍短片教青少年辨識「網霸」,從旁觀者轉為發聲者

全球有70.6%年齡15~24歲的年輕人曾遭受網路暴力、霸凌和騷擾。另兒福聯盟2021年調查發現,遭受網路霸凌者,超過6成被某些人莫名攻擊或指責。為幫助青少年預防網路霸凌傷害,董氏基金會攜手明倫基金會、友信醫療集團合作推出三部短片及教案,教青少年辨識網路霸凌,避免淪為下一個加害者、受害者或是旁觀者。
2021-12-03

孤獨感影響健康!認為自己對別人不重要,愈覺得孤獨

面對各大商家與電商平台主打的光棍節(11月11日)促銷活動,總是鼓勵消費者好好對待自己,勇於消費犒賞自己享受單身生活,雖然瘋狂消費並不一定能藉此減緩孤獨和寂寞,但根據2020年12月發表於《心理學前沿》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內心的孤獨感的確與我們的健康或幸福感息息相關,不僅如此,當感覺自己對他人微不足道或不重要時,會感到更加孤單。
2021-11-12

晚上睡不好,白天坐著老打瞌睡,不是正常老化?

在台灣,約四成的老年人有睡眠障礙,晚上睡不好,早上坐著卻又老想打瞌睡,但多數長輩並未就醫。其實,長者失眠問題不可輕忽,可能與巴金森氏症、失智症、憂鬱症、焦慮症等身心理疾病有關......
2021-11-05

太依賴手機影響學習與心理健康,如何讓數位設備成為孩子的助力而非阻力?

新冠疫情期間,在家學習讓親子更普遍地使用手機、平板、筆電等數位工具,但網路依賴或成癮成新的困擾。研究指出,超過九成的父母認為數位媒體為生活帶來負面影響,影響孩子的學習表現與心理健康,83%的人認為孩子因網路或數位設備而分心。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提醒,家長、老師與孩子建立數位訊息分享的習慣,使數位設備成為孩子的助力而非阻力。
202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