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類固醇",共有50筆資料

寶寶口腔裡的白色斑塊是奶垢,還是鵝口瘡?

天氣逐漸轉熱,提醒家有新生兒的家長要小心孩子是否染上黴菌!一名新手媽媽日前帶著兩個月大的寶寶回診打預防針,檢查時發現嘴巴內側黏膜跟舌頭上有異常的白色斑塊,原以為是奶垢不以為意,沒想到經醫師診斷竟為「鵝口瘡」。到底什麼是鵝口瘡?又該如何治療呢?
2018-04-20

不再吃錯藥,懷孕與藥物

門診中常會碰到孕婦詢問「聽說孕婦不要隨便吃藥,剛剛看病時忘記跟醫師說自己懷孕了,藥物可以吃嗎?會不會影響胎兒?」 相信每個人都同意懷孕及生產的過程是一個奇蹟,將近有一半的孕婦在懷孕期間會服用一些處方藥,這還不包括服用成藥的部份,雖然並不知道實際人數,但可能更多。 藥物到底如何影響胎兒?準媽媽服用的藥物,大部份經過胎盤到達胎兒,大致上可以這麼說,準媽媽服用什麼藥,胎兒也就吸收什麼藥。
2018-03-30

正確使用類固醇,成為治療皮膚病的仙丹

在皮膚的疾病上,類固醇的使用有明顯的療效;但事有正反兩面,別忽視類固醇的副作用,用藥才能更安心。 「類固醇」通稱為美國仙丹,臨床使用上具有相當明顯的療效;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類固醇會產生強烈的藥效,也必然會有相同程度的副作用。在台灣,由於類固醇被不當的使用,常造成一些嚴重的副作用,另有傳媒的推波助瀾,使得大眾對類固醇的使用產生了不正確的觀念。
2018-03-28

孩子有異位性皮膚炎,怎麼用對方法擊退

孩子有異位性皮膚炎,怎麼辦?在尋訪良醫新藥之餘,別忘了改善居家環境和飲食習慣,相互支持鼓勵,陪孩子一起找尋出路。「孩子在三歲前,我和先生從來沒有一天一覺到天亮過!」陪伴兒子對抗異位性皮膚炎達十八年的慧慧,憶及這段過程,只見餘悸猶存的恐慌,和眼眶中微潤的淚意。
2018-03-14

濕疹 痱子 日曬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 中西醫如何止癢

夏季高溫濕熱,正是細菌、黴菌滋生的溫床,面對易復發的皮膚病,中西醫如何互補,雙管齊下治搔癢?新一代的非類固醇療法,使用上又要注意什麼?治療皮膚病,中西醫觀點及療程各有不同,中醫重「治本」,注重調養身體,讓皮膚病不再反覆發生;西醫則偏重發炎症狀的緩解;兩者療程不同,卻都可以達到治病的目的。若要中西醫合併治療,只要錯開吃藥時間,就能讓身體「內外兼修」。
2018-03-14

「媽媽手」不只媽媽有

「媽媽手」不是家庭主婦的專利,不論職業,只要長時間使用手部肌肉者,患有媽媽手的機率都相當高。平日養成良好的用手習慣,才是杜絕媽媽手最好的方法。常常聽到家庭主婦們抱怨家事做太多,結果造成手痛,這種因做家務而產生手部疼痛的症狀,被稱為「媽媽手」,然而,並非只有忙於家事的主婦們會患得此病;某蛋糕店師傅,為了在父親節前夕趕做比平日數量更多的蛋糕,不斷地做攪拌的動作,因過度使用手部,也引發「媽媽手」;而銀行員工在月底忙著翻傳票、裝訂資料,患得此症者大有人在;另外,編輯工作者,長期持續打字8小時以上,最終也難逃罹患「媽媽手」的命運。
2018-01-11

當氣喘、鼻炎大舉來犯

過敏性鼻炎與氣喘息息相關,甚至常聯袂出擊,折磨孩子,也苦了家長。所幸近年來,中、西醫針對患者體質聯手治療,幫助過敏兒不再屈服於病魔,由內而外抵禦疾病。就讀幼稚園中班的甜甜,每天早上起床後,都會連打10幾個噴嚏,接著出現倒吸鼻涕的聲音,媽媽要她擤鼻涕,還不一定擤得出來;此外,她常覺得鼻子癢,因而無意識地扭鼻子,做出奇怪的表情。
2017-12-18

EVE止痛藥和普拿疼差在哪?治偏頭痛藥物怎麼選

頭痛藥物有哪些?坊間常見的「普拿疼」,以及赴日本旅遊必敗的「EVE止痛藥」,到底有沒有效?藥房一排號稱專治頭痛的藥物,該怎麼選?有偏頭痛困擾的人,一定常聽到朋友這樣勸說「別老是吃止痛藥,止痛藥會傷肝、傷腎,最好等痛到不行時再吃!」殊不知這樣的說法,聽在醫護人員耳裡實在很傻眼,因為「這完全是錯誤觀念!止痛藥得在發作前半小時吃才有效,等到頭很痛時才吃,效果就差了!」此外,接種新冠疫苗後,若有發燒、疼痛狀況,別吃有消炎成份的EVE止痛藥,應服用含乙醯胺酚成分的藥品,例如普拿疼,就可舒緩症狀 (110.0928更新)。
2017-11-01

香港腳,不一定癢又臭!

炎炎夏季,除了加強防曬,台灣的氣候溼熱,腳部也要預防黴菌感染。 假如妳還以「會不會癢」作為判斷香港腳的標準, 小心錯失治療先機,讓香港腳坐大,得花更多時間根治。 高溫悶熱的夏季,皮膚科診間的門口,照例排滿一雙雙「香港腳」等待被救援。聽到「香港腳」,多數人也許直覺想到搔癢難耐,腳趾、腳掌起水泡,甚至流湯水等症狀。其實,這是錯誤的認知,榮總皮膚科醫師陳志強表示,曾有不少腳上生厚皮、灰指甲的患者求診,當醫生說:「你得了香港腳」,患者一副難以置信的回答:「怎可能!我一點都不癢」。
2017-10-01

吃完藥發現不對勁,懶得再掛號排隊,哪裡可以問?

健保方便,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家,每次去醫院看病,都會帶回大把大把的藥袋。然而,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醫師為何開立這些藥物,有些人回家吃了,發現身體怪怪的,好像出現一些副作用,但又懶得再掛號、排隊看門診,加上也不確定是不是因為吃錯藥造成,因此常會對副作用視而不見。其實,對醫師開立的處方藥有疑惑,並不是只有「回門診詢問」這個選項而已。
2017-09-27